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立秋不代表酷热终结!全国盼秋凉地图看哪里暑热将消

    中国天气网 2023-08-07 23:54全网传播量246.2万
    00:00
    00:00

    今天(8月8日)开始,我国进入立秋节气,这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夏将尽,秋将至。不过,对我国大部而言,立秋暑未消,尤其南方仍是夏暑正盛时。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全国盼秋凉地图,看看哪里秋凉将至。

    【全国盼秋凉地图】

    立秋不等于入秋 秋天脚步到哪了?

    立秋并不等于入秋,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进入秋天的时间差别较大,此时仅有西北、东北一些地方完成了夏秋转换,其他大部地区还处在炎炎夏日中。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立秋期间全国盼秋凉地图来看,常年进入立秋时,我国仅有黑龙江、内蒙古、山西、西藏、青海、甘肃以及云南北部、四川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已步入秋天,真正感受“秋高气爽”。立秋期间,吉林、陕西、宁夏等地将开启入秋进程,即将迎来秋凉。而全国其他大部地区,此时仍是盛夏余热未消。

    【立秋气韵】

    秋风渐起 天气转凉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取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但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结束,经过一个漫长的夏季,热气消散和气温降低都尚需时日,真正的秋高气爽要等到白露前后。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大数据发现,全国平均气温开始从逐步升高转为下降。不过,此时,南北气温差别较大,北方地区的炎热盛极而衰,逐渐从潮热转为干爽,而南方大部依然处于“上蒸下煮”的天气中,可谓是“秋已立,暑难消”。

    “立秋尚未秋,末伏仍是伏。”如果说夏天是轰然而至的,那秋天就是悠然而来。立秋之日,夏依然坐拥大概516万平方公里,只是比小暑、大暑略减。此时,我国仅有西北、东北一些地方迈入秋天,其余大部仍是炎炎夏日。立秋时节恰逢中伏和末伏期间,南方不少地方还有高温出没,真正入秋往往要到九月以后。

    立秋时节仍是台风活跃的时期,据统计,立秋期间台风登陆我国的数量仅次于小暑,为全年第二多。而且,此时台风的强度也强,不乏“桑美”“利奇马”这样的狠角色。

    【立秋物候】

    凉风已至 万物成熟

    立秋分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此时节,人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凉风至”。宋代诗人刘翰在《立秋》一诗中写道“一枕新凉一扇风”,表达出夏秋之交天气转凉的细微变化,并细腻地具象化了立秋时候的朦胧秋意。

    随着暑热的下沉和收敛,自然万物从繁茂趋向成熟,立秋时节,早稻等作物开始成熟收获,从南到北,陆续进入抢收抢晒的大忙时期。

    【立秋风俗】

    晒秋咬秋 祛暑润燥

    立秋既是节气,也是重要的岁时节日,民间有贴秋膘、咬秋、晒秋等习俗。伏暑时节,天气炎热,会出现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等苦夏现象,到立秋则需贴秋膘,补足精气神。贴秋膘不是贴脂肪,而应根据自身状况,调整膳食结构,均衡营养。

    在我国不少地方还流行“咬秋”,人们会在立秋日吃瓜,意在借西瓜、香瓜等瓜果祛除暑日积蓄在体内的暑气。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的山区村民,每到立秋时,还会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以此庆祝丰收。

    立秋后,酷暑未消、天气渐燥,人的生理状态也会随自然状态调节,身体容易因秋燥而不适,此时养生尤为重要,宜食清热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梨等。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虽说立秋之后炎热不会迅速消逝,但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转凉,之后,秋季将拉开序幕,天地也将日渐广袤。我们不妨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准备迎接那个山空水静、清远悠长的秋天。

    相关新闻
    立秋将至 浙江的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多久?
    立秋不等于“入秋”!浙江高温一眼望不到头 还要小心“下开水”
    “啃秋”迎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