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土耳其法律,由于当地时间5月14日的总统选举中没有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28日进行了第二轮投票。根据初步计票结果,埃尔多安这次获得了52.14%的选票,赢得选举,而反对党阵营“民族联盟”候选人克勒奇达尔奥卢也获得了47.86%的选票。
在今天(5月2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对埃尔多安总统再次当选土耳其总统表示祝贺,支持土耳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希望在埃尔多安总统的领导下,土耳其的发展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从投票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埃尔多安赢得了大选,但和反对党阵营的差距并不大。这个迹象是否说明埃尔多安的支持率在下降?他在新任期会做些什么?能否稳步推进提出的政策?潮新闻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
5月29日凌晨,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中)在安卡拉向人们致意。(图源:新华社)
反对党用尽力气仍难撼动 埃尔多安基本盘依旧稳固
根据环球网消息,埃尔多安于2001年创建正义与发展党(正发党)并任主席,2003年至2014年出任土耳其总理,2014年8月赢得土首次总统直选,并于2018年成功连任。截至目前,他已担任总统将近十年。
邹志强认为,埃尔多安能稳居大位这么长时间,和他的个人魅力以及执政成绩是分不开的。
“正发党一方面结束了土耳其经济混乱的局面,使它成为了一个新兴工业国,人均GDP翻了几番,另一方面又给土耳其带来了很强的稳定性。而埃尔多安在世界舞台上塑造的那种和世界大国‘平起平坐’的形象也满足了当地人的民族自豪感。”他对记者说道。“土耳其目前的经济低迷以及之前发生的大地震对埃尔多安的选情的确有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能胜出,说明他的基本盘依然稳固。许多选民不是不知道埃尔多安执政存在的问题,但仍然相信他能带领土耳其走出困境,再创辉煌。在这次大选中,反对党可谓凝聚了最大力量,但仍没能撼动埃尔多安的地位。”
土耳其国内政治极化严重 选举围绕喜不喜欢埃尔多安展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两次总统选举的结果都显示埃尔多安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不大。
邹志强认为,这是埃尔多安支持度下降、以及土耳其政治极化严重的一种表现。
“土耳其是一个积极进行世俗化的国家,公职人员在公共场合是不能戴头巾的。但是,政俗之间的争斗一直都存在,渐渐把左右之争都掩盖了。埃尔多安身居土耳其高位已经很长时间了,大家的矛头渐渐对准了他,盖过了政俗之间的分别。因此,现在土耳其的选举很大程度上围绕着喜欢还是不喜欢他展开。”他对记者说道。“这次出现了近乎‘对半开’的局面,说明不喜欢他的人也非常多。他们的情况有很多种,有些是不喜欢他利用宗教来动员支持者,也可能是经济上受损的人或是少数族裔群体。”
5月28日晚,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支持者在位于安卡拉的总统府前庆祝。(图源:新华社)
新任期面临哪些问题?
邹志强表示,既然埃尔多安赢得了大选,他的新一任期会稳定延续目前的既定政策。
“现在,埃尔多安已经在积极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了。之后,由于土耳其在经济与安全领域都有求于西方,他会积极发展与西方的关系,可能会在瑞典加入北约的事情上松口,也会推进修补与叙利亚的关系。而从各国领导人对他的贺电也可以看出,他们期待着继续与埃尔多安合作,不希望因为俄乌冲突等事件而产生更多波折。”他说道。
然而,摆在埃尔多安面前的国内问题都很棘手。
“因为目前土耳其的经济低迷,之前又发生了大地震,埃尔多安不得不花更多精力来稳定经济增长,短期内还要兑现灾后重建的承诺。”邹志强说道。“而更麻烦的事情则是刚才说到的政治极化。反对他的成员中有较为保守的,但大部分都是偏向世俗的。在他们看来,埃尔多安的长期执政既不符合土耳其的民主,也不符合它的长远利益。要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并不容易,埃尔多安可能需要给大家提供更多发展愿景,尤其是对青年群体。”
《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报道表示,对埃尔多安而言,打击通胀与其说是优先事项,不如说是缓解让民众喘不过气来的当务之急。在去年秋季超过85%后,4月官方统计的年化通胀率仍超过40%。土耳其货币里拉在两年内贬值了一半以上,本周达到20土耳其里拉兑1美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