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3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抢人才”“抢企业”措施实施细节,并开始落实一系列积极吸纳各地人才的措施。
近日,潮新闻记者从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了解到,截至3月14日,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港府相关入境计划已收到约40000份申请。
香港维多利亚港两岸景色。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吸引全球高端人才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自由港,香港对国际人才一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在港府一系列积极吸纳各地人才的措施中,就包括设立以高薪人才和全球百强大学毕业生为目标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根据相关政策,这些高端人才在提出申请时无须已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觅得工作。他们只须符合一般的入境规定,便可获准在港逗留24个月而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
另据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统计,2022年,一般就业政策获批来港人士13485人,属地遍布亚洲、北美洲、欧洲、澳洲;外来人才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和教育、商业和贸易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与2021年相比,拥有学士及同等学历以上学位的高端人才数量明显增多:拥有博士学位的入境人才从870人增加到1076人,硕士学位入境人才从2831人增加到3135人。
根据一般就业政策获批来港人数学历分布。来源: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教授杨永聪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吸引人才方面,香港的优势在于高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人才发展环境,背靠大陆、联通世界的“超级联系人”优势,以及具有竞争力的税制等方面。
国安法是人才回流重要原因
“香港国安法实施3年以来,香港恢复稳定,治理更有效。香港国安法在香港由乱到治、由治及兴和保障人权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凭借中央的坚定支持和自身的独特优势,香港正吸引全球人才和企业回流。”3月8日,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黄梓谦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2届会议上的发言掷地有声。
杨永聪表示,在香港国安法正式实施后,香港开启了良政善治的新局面,长期繁荣稳定发展有了坚实的保障,为人才回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载有“贺国安立法”标语的船只从香港维多利亚港驶过。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除“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外,香港特区政府也积极优化“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的逗留期限,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更新“人才清单”。
《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明确提出,到2032年,要将香港创科产业的就业人数从当前的约4.5万人提高到不少于10万人。
为此,2023年,香港还将继续优化人才政策。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筹备于今年年中成立实体的“香港人才服务窗口”,为外来人才提供便利和协助,支援海外人才在港定居、求职、与潜在僱主建立业务联繫、子女求学等需要,鼓励他们落户香港及留港发展。
打造国际化大湾区
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香港吸引全球人才和企业,对加快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香港加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背景下,大湾区各类要素资源的跨境流动更加便利,市场一体化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杨永聪指出,香港吸引来自全球的优秀人才和企业,能够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及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注入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大湾区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前景广阔的超大规模市场,以及“一国两制”的制度环境,也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为支持香港人才引入方面,广东省政府在多个层面与香港特区政府开展了协同合作,为助力香港人才回归创造了条件。杨永聪举例,广东与香港深度合作共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推出了多项配套政策措施,为开展跨境科技合作提供便利,有效促进了香港创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吸引了更多科技人才回流香港。
据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统计,2022年,根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获批来港人士共计11768人,较上年增长2703人。
根据内地人才输入计划获批来港人数。来源: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
“特区政府主要官员也会积极出访内地及海外,加强宣传香港,吸引更多投资及人才来港。”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工作人员对潮新闻记者表示,“香港现时需要不同资历和技能要求的人才,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特区政府欢迎各项职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来香港寻找机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