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脏车不能进城 民众何以有“层层加码”的忧虑?

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2023-04-02 08:41全网传播量6888
00:00
00:00

微信图片_20230402155510.jpg

“未经清洗和车身外表有明显污迹、灰尘或泥土,车顶有积尘的;轮胎、挡板、底盘沾带泥土的;不得在巧家县城区道路上行驶。”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脏车出入城综合治理的通告》,引发外界热议。3月31日,巧家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回应称,此前巧家县空气质量曾因排名倒数而被点名通报,此次根据县政府要求更新公告,是为了城区的空气质量、市容环境。

诚然,在城市中,一些大货车沾着很厚的泥土和灰尘,开起来土渣掉满地,还容易灰尘漫天,确实很影响空气质量、市容环境。还有的车,灰尘都把车牌给遮住了,也不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这些行为,整治确有必要性。

开过车的人都知道,车只要上路,就不可能没有灰尘,不沾带泥。如果仅仅是车身上有一些污渍灰尘,或者轮胎底盘带点泥,不会产生扬尘,也不会掉渣,对城市的空气质量和市容环境,基本没有实质影响,如果这也被认定为“脏车”,不让进城,那应该没有几辆车是符合条件的,那这打击面是不是有些过大了,也过于苛责了?

对入城车辆的要求,若真的夸张到“一尘不染”的地步,就是“洁癖”,属于没事找事。我们想象一下,市民们开车入城,还要排队洗车,这多耽误事,万一有急事怎么办,谁来承担后果。干扰民众的正常出行,给民众添堵,也难怪大家对其会有“吃饱了撑的”的不好观感,以及“这是防尘还是防人”的合理质问。甚至认为这种行为是在给城市形象“上眼药”,是对城市环保与文明的“高级黑”,也不为过。

凡事过犹不及,公权力就更是如此,应顾及民众感受和切身利益,不能随意,要有基本的边界意识。此事到了舆论场,被批“不切实际”、“滥用职权”,症结就在这里。还有网友调侃,汽车脏一点就影响市容市貌,那以后是不是脏衣服也不能穿了?

“脏车不能入城”的规定,不是不可以有,但具体标准是什么,实操践行怎么做,很重要。按照社会正常认知,这个标准应当是不掉渣、不扬尘,而不是不沾灰、不沾土。

地方出台任何规定,都要经得起情理和法理的检验。至少从当地发布的通告来看,标准还是过于模糊,可能会放大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进而放大“乱执法、滥执法”的可能性,让民众深恶痛绝的一刀切和层层加码,再次上演。这便是民众真正担忧的地方。

回顾近期引发争议的城市管理中的“洁癖事件”,真正有问题的,不是在店门口桌子上写作业,是粗暴没收书桌的行为;也不是沿街商铺门口的春联,是不打招呼撕春联的行为,更不是带点灰尘泥土的入城小汽车,是“脏车不许入城”的一刀切举措。所指向的,是“以环保文明之名为难民众”的共性问题。

追求环保,践行文明,莫丢了“以人为本”这个法宝。也别忘了,“人民满意”,才是卫生文明城市的最高标准和追求。这便是此事给予社会的重要启迪。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41)
BZZW · 2023-04-05 12:12 · 浙江杭州回复
政府要给个说法
潮客_wiafzj · 2023-04-03 04:57 · 浙江宁波回复
开过车的人都知道,车只要上路,就不可能没有灰尘,不沾带泥
真如铁 · 2023-04-03 01:41 · 江苏盐城回复
凡事过犹不及
宁波彬彬有礼 · 2023-04-03 00:38 · 浙江宁波回复
地方出台任何规定,都要经得起情理和法理的检验。
潮客_wz2m8i · 2023-04-02 22:41 · 浙江舟山回复
地方出台任何规定,都要经得起情理和法理的检验。
金谷在海曙 · 2023-04-02 22:25 · 浙江杭州回复
路面干净那来“脏车”,主管部门应抓“路面污染源”
律动 · 2023-04-02 21:39 · 浙江杭州回复
治理不恰当的,说明在这个位置上工作不合适。
潮客_好名字 · 2023-04-02 20:43 · 山东聊城回复
好事情还得做好
潮客_wp5fdc · 2023-04-02 20:00 · 浙江金华回复
凡事过犹不及。
潮客_NB老马 · 2023-04-02 16:24 · 浙江宁波回复
为了城区的空气质量、市容环境
潮客_wie8a7 · 2023-04-02 15:32 · 浙江杭州回复
不能一刀切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