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78岁宗庆后出镜长谈:为老百姓造福 人家才尊重你的财富

    潮新闻 编辑 刘健 叶怡霖2023-03-19 10:30全网传播量5812
    00:00
    00:00

    3月18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接受了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专访,这是他自2002年以来第11次参与这档财经栏目,主持人说,宗庆后是本季栏目中年龄最大的“老友”。

    21年前,第一次参加《对话》录制的宗庆后57岁,不一样的是,那次他不是一个人来,站在他身旁的还有另外两位传奇浙商:冯根生、鲁冠球。

    2002年《对话》栏目,左二起为:冯根生、宗庆后、鲁冠球

    曾和他同期拼搏的“老朋友”已经与世长辞,已近耄耋之年的宗庆后却仍活跃在干事创业的一线。

    这位见证了改革开放,见证了我国经济大发展的企业家,面对“年龄最大”的纪录微微一笑:“感到高兴,还能为国家做贡献,还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反而更加年轻,更加有活力。”

    “不服老的宗庆后”如何与年轻人的世界相链接?如何在这个年龄还保持旺盛的精力?娃哈哈的未来怎么走?

    在他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20年间的变化,也看到了始终不变的坚持。

    “落伍”的宗庆后

    在现在的消费者眼中,娃哈哈仿佛远离大众的视线。

    叫得上的产品仍以AD钙奶和纯净水为主,销售渠道和直播与电商走得也不近,在互联网上的营销推广好像很难经常见到。

    节目中多个问题都围绕着娃哈哈为什么“离喧嚣很远”,不跟随着潮流走的宗庆后,到底是怎么想的?

    抖音、小红书、B站,这些在年轻人中很火的资讯平台,宗庆后都知道,偶尔也用。

    但这位78岁的老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还是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他收集来的纸质简报,他的智能手机也只用来“收收短信”。

    与年轻人的世界连接,宗庆后也有自己的方式:和公司里的年轻人交流。“什么产品爆红,什么东西火,他们都会告诉我。”

    对于现在年轻人的特点,宗庆后用一句话总结:“年轻人他现在是喜欢就好,只要你包装漂亮,或者概念比较新颖的话,他们就比较喜欢。另外,年轻人也比较喜欢新鲜的东西,新的东西出来,火了,年轻人就很喜欢。”

    和年轻人一样,宗庆后也保持着了解新生事物的习惯,但在行动上,他却有自己的准则:“一个产品爆红,红过之后就没有了,这个东西不长久,最重要的还是产品质量要过关。”宗庆后多次提到注重质量、注重诚信,在他眼中,质量才是产品“长红”的关键。

    在营销推广上,娃哈哈也始终“慢半拍”。杭州是电商之都,直播之城,但扎根在杭州的娃哈哈,却在2020年才开始拥抱电商,宗庆后也曾亲自参与直播。

    为什么娃哈哈迟迟不愿“触网”?娃哈哈落伍了吗?宗庆后认为,这是娃哈哈的产品特点决定的。

    “因为我们饮料行业产品的价格低,份量重,直接快递发到消费者那里,运费就不得了。电商适合高附加值、份量轻的产品,如果以后我们有这样的产品,包括新品的宣传推广上,还是可以采取直播、短视频、电商等方式。”

    我不是资本家,我是企业家

    前段时间,娃哈哈在公众视野引起的话题,还是在爆火的电视剧《狂飙》当中出现AD钙奶的身影。

    宗庆后回应,这并不是娃哈哈做的广告植入,他也对此有点“看法”:“我特意看了一下,他是为黑帮的儿子做悼念仪式上堆了很多AD钙奶,(我觉得)如果是你是为了悼念英雄、烈士,这样子应该比较好。”

    一本正经地回应热点话题,就像我们每个人家里总有一位既严肃又可爱的长辈。

    在面对主持人的很多问题,宗庆后始终坚持着自己作为民族企业家的价值观。

    比如,主持人问到:年轻人们“熬着最深的夜,用着最贵的化妆品”,做大健康领域的娃哈哈,会不会也针对市场需求,做“最贵的保健品”?

    宗庆后用一句话回答:“我不是资本家,我是企业家。” 

    “作为企业家,产品销量大了照样赚钱。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除了吃穿用之外的财产还是社会的,所以现在企业家不像企业初期的时候,为了自己吃饱饭穿暖衣在拼命,现在已经升格了,他也在履行社会责任,你是越是为老百姓造福,先富帮后富,人家才尊重你的财富。”

    做好娃哈哈,是宗庆后最初的梦想,至今仍未改变。如今,赚钱已经不是他的目标,守住这份产业,才是他认为自己应当竭尽全力去做的事,“让娃哈哈成为守护百姓的健康,造福于百姓的百年老店。”

    这也反映在他面对跨界以及上市的看法上。

    近年来,大企业跨界一直是热点话题。宗庆后却始终稳坐“钓鱼台”,没有进军新的产业。

    他说:“我认为乱七八糟随意跨界会造成损失。首先要看有没有实力进入这个产业,其次这个产业是不是已经饱和了,然后再看有没有需要,我们的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我要做好主业。”

    对于上市,宗庆后也一直抱着谨慎的态度。

    “我们如果要上市,就要先定目标,把企业做得更大,给国家贡献做得更大。但是要找到合适的机会,而且你要给股东负责任。既然你上市收了股东的钱,你要给股东分红,现在很多上市公司到最后他股票掉了,让老百姓损失大笔钱,我觉得也不合适。”

    78岁不言退休,他的秘诀是“事业心”

    曾经有人说,宗总说他要70岁的时候退休,但今年已经78岁的宗庆后,依然站在生产的第一线,依然对娃哈哈倾注了全部的热情。

    宗庆后也回应:“我不会退休,只是会退居二线。就让年轻人在前面去冲锋,我在后面看着,有走偏的扭转一下,给他们出点主意。”

    现在的宗庆后,还在为“退居二线”做着准备。他一边亲自带管培生,让年轻人学习工作方法,一边在做流程改造,完善规章制度,“让每个员工知道应该知道自己干什么,要干到什么程度,什么东西不能干,他要负什么责任,他能得什么报酬。”

    “我今年78了,有生之年是不可能把娃哈哈做到百年老店,但是把年轻人培养上去,我走了以后,娃哈哈就能继续前进。”

    还在奋斗的宗庆后,如何保持充沛的精力?他说:主要靠事业心。这份事业心,在宗庆后的自传中化为了对娃哈哈的“表白”:

    “1000个人的眼中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那么1000人的眼中也会有1000个娃哈哈。但对我来说,娃哈哈只有一个,它是我的整个人生所有的梦,一切的意义、价值、标签和符号,它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证明。”

    在刚刚过去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强总理谈到了当年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创造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虽然现在创业的模式、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时那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

    在宗庆后与娃哈哈的故事里,苦远多于甜。宗庆后跨过了苦痛,把一份成长带给了中国经济,也让我们看到了企业家内心生生不息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