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则判罚,把“蚂蚁森林卖碳汇赚钱”的议论又送到人们眼前。碳汇究竟是什么东西?蚂蚁集团究竟能否通过蚂蚁森林赚钱?
碳交易专家告诉《浙商》,蚂蚁集团真实造林的成本高达每年数亿元,但产出的碳汇每年却仅数百万元,所以虽然理论上蚂蚁森林的真实林木能产生碳汇,但蚂蚁集团不会通过卖这部分碳汇赚钱。
不过《浙商》记者注意到,蚂蚁集团子公司已在近年成为国内几大碳汇交易所的第一、第二大股东,在碳市场布局上,它无疑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蚂蚁森林纯公益
杭州中院微信公众号上月10日报道,2021年,某自媒体在其运营的账号中发布文章,称蚂蚁森林运营方“将排放指标卖给重污染企业污染环境”,该文引发热议。蚂蚁集团认为,上述文章无事实依据,导致蚂蚁森林项目及蚂蚁集团商誉严重受损,要求立即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1元。
杭州互联网法院经审理认为,“蚂蚁森林”项目是一项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公益活动,其合法权益应该受到法律保护;被告自媒体公司构成名誉侵权。最终,判决自媒体公司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1元。一审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目前判决已生效。
蚂蚁森林是蚂蚁集团发起的一项公益活动,用户根据相关规则进行一些低碳行为就可以在蚂蚁森林里获得能量,这些能量积攒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在蚂蚁森林小程序里种一棵虚拟的树。而用户每种一棵虚拟树,蚂蚁森林就会在荒漠化防治地区对应种一棵真正的树,并且声明真树所有权归发起种树的用户。
2021年5月,蚂蚁森林负责人轻如介绍,蚂蚁集团在蚂蚁森林项目上每年投入数亿的费用,仅2020年的投入就超过7.6亿元。几年来,已在荒漠化防治区域种下超过2.23亿棵真树,种植面积300多万亩。
业内专家判断,蚂蚁森林种下的真树理论上确实是能够产生碳汇的,但蚂蚁集团不会靠卖蚂蚁森林碳汇赚钱,因为投入产出极不匹配。
杭州超腾能源是专业碳汇交易机构,从事国内外碳交易近二十年。公司董事长王敏娜告诉《浙商》:“蚂蚁森林造林的成本非常高,因为都在偏远的荒漠化地区,产出的碳汇又非常少,肯定无法覆盖它的投入。所以自媒体说它靠碳汇赚钱,肯定是瞎说。”
王敏娜测算,蚂蚁森林真实种下的树林若进行碳汇开发和交易,一年的收益远不能覆盖每年数亿元的成本。“它种的很多都是灌木。假设300多万亩种植的都是乔木,在浙江等南方省份每年能有约250万吨的碳汇,但在荒漠化地区,一年100万吨是乐观估计。按50元一吨计算,每年只有5000万元收益,并且这是考虑所有种植的森林均是乔木且都成活的情况下。”
碳市场专家、“老汪聊碳中和”公众号创立者汪军告诉《浙商》,说蚂蚁集团卖蚂蚁森林碳汇,明显是谣言,“蚂蚁森林在沙漠种的树都是低矮耐旱的树种,碳汇量低得很,要真搞碳汇,去其它宜林地区种树可以多出几倍的碳汇量,犯不着干这吃力不讨好的活。”
蚂蚁集团相关人士告诉《浙商》记者:“蚂蚁森林迄今未参与过碳汇交易。项目是公益倡导,不涉及利益收入。”
蚂蚁集团称,目前用户低碳行为产生的绿色能量不能参与任何碳交易,也无法用于企业或组织的碳中和。蚂蚁集团在碳中和及路线图中已经明确:蚂蚁集团的“碳中和”不包括蚂蚁森林和神奇海洋。
蚂蚁森林|神奇海洋“用户须知”截图
蚂蚁集团同时表明,“用户的‘碳减排’一直得以积累,并为社会及环境做出贡献。如果未来神奇海洋用户在低碳生活中做出的‘个人碳减排’能纳入碳交易体系,产生的所有收益将属于用户个人,不属于蚂蚁集团。”
这一说法得到上述案件主审法官的验证。
杭州互联网法院互联网审判第一庭庭长肖芄告诉《浙商》:“蚂蚁集团提交的与地方林业部门和公益机构所签协议表明,蚂蚁集团负责出资种树和监管树木存活情况,但树木的所有权及日后产生的碳排放权等权益都不属于蚂蚁集团。”
肖芄介绍,碳交易是公开市场,但上述案件的自媒体被告没有提交蚂蚁集团出售蚂蚁森林碳汇的证据。
未来最大的个人碳市场“券商”?
作为一家企业,蚂蚁集团的蚂蚁森林项目仅仅是纯公益,体现社会责任吗?
实际上,蚂蚁森林项目为支付宝增加了用户黏性。
公开数据显示,蚂蚁森林自2016年推出以来带动超过6.13亿人参与低碳生活。蚂蚁森林的种树机制如偷能量、合种树等,促进了大量的社交需求,让支付宝从一个功能性软件摇身一变成了社交软件,补齐了阿里系产品社交属性弱的短板。
因此,蚂蚁森林即使不考虑碳汇收益,光从提高集团整体价值和影响力来说,蚂蚁森林种树的投入可谓物超所值。
更深一步,要说蚂蚁集团真对碳市场没兴趣,业内是不信的,它实际上早已布局碳市场。
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是国家首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备案交易机构之一,2018年1月,蚂蚁集团全资投资公司——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云鑫创投)成为其并列第一大股东,持股43.82%,该所目标是“激发全社会的绿色动能”。
北京绿色交易所是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首批中国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各类碳资产交易在国内碳市场居于前列。云鑫创投占股16%,为第二大股东。
培养用户对个人碳账户的关注、布局碳交易所,蚂蚁森林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做用户培养。
绿色金融这个概念一贯“高冷”。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主要玩家是减碳体量最大的一批企业。绿色融资和绿色投资两个体系,目前主要服务的也是大企业和大项目。而蚂蚁服务的是小微企业和普通个人,以蚂蚁的优势,可以用海量的个人碳账户把绿色金融战略落地。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国家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汪军认为,虽然现在没有开放个人炒碳,但是今后一定会放开。
“上亿的用户已经通过蚂蚁森林有了碳资产的概念,而且都会盼着哪天自己的碳资产能变现,相当于给用户准备好了‘筹码’。假如哪天全国碳市场开放个人交易了,蚂蚁集团一定是最大、最赚钱的‘券商’之一。”汪军说。
因此,比起卖微不足道的碳汇收益,蚂蚁集团可以通过蚂蚁森林笼络全球最多且最活跃的碳交易用户,这无疑具备更大价值。
这大约就是蚂蚁集团碳市场棋局的后一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
姚恩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