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11点半休息,过去几十年,在苏州昆山打工的王计兵都是这样的作息。除了帮老婆一起打理小店,从2018年开始,他主要工作是送外卖,给自己的任务是一天完成40单。就这么跑了15万公里,靠着这份收入,53岁的他将三个孩子培养成材。
“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世界是一个地名王庄村也是……”总是赶时间的王计兵用一首自己写的诗,打动了无数人,更让大众震撼的是,过去这些年,他一边送外卖一边写诗,默默写了4000多首诗歌,质朴真诚。
上个月,王计兵的首本诗集《赶时间的人:一个外卖员的诗》出版了。好消息接踵而来,近日,第五届徐州诗人节组委会将“年度诗人奖”颁给了他。
初中辍学四处打工,不变的是始终在写作
王计兵老家在江苏徐州农村,小时候身体不好,被父母送到武校,读了两年花完家里的积蓄,王计兵辍学了。其后,去工地上干活,捞沙子,摆地摊,辗转山东、新疆、江苏昆山等地,跟所有的打工人一样,啥脏活累活,只要能赚钱他都干。
干完活,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
“知道不能上学之后,突然就喜欢上了读书,都是旧书摊上买的,一块钱能买好几本。”
看得多了就开始写,这一写,就是几十年,哪怕辗转全国各地打工,再忙再累,读书写作都不曾放下。
“刚开始主要是创作一些写实类的小说,两三千字,一两千字的都有。”许多年前,在农村老家,王计兵窝在小屋,不停地写。偶然在旧杂志扉页看到投稿地址,他尝试着投了第一份作品。
王计兵记得很清楚,1992年,自己创作的小说《小车进村》发表在《郑州百花园小小说世界》。
他备受鼓舞,这一年,一口气在各大刊物上发表了10多篇作品。
让他没想到的是,随着作品的发表,有村民一眼认出文中原型,深感不悦,甚至还和王计兵的父亲发生了争吵。不光如此,沉迷写作的王计兵,身体越发消瘦,村民都怀疑,他是不是有点魔怔了。
矛盾终于爆发。原本支持他写作的父亲,用一把火烧掉了他手写的、摞起来几十厘米高,差不多20万字的稿子。王计兵答应父亲安心生活,很快他结了婚,和妻子一起去新疆打工。
“到新疆后差不多1个月多,我就又开始写东西了。”王计兵说,自己没有别的爱好,即便被老婆认为一个男人写写画画没有意义,他也要写。
“背着她写。”王计兵说。
2009年,王计兵有了电脑。“我想把自己写的东西放到网络日记里,但打字太慢,只能挑一些实在舍不得扔的句子,一个拼音一个拼音地打上去。”
这一年3月18日,王计兵认为是自己开始写诗的第一天。
“那天,有一位网友看到了我写的日记,跟我说,怎么写诗不分段?他特别热心地帮我断句。我一看,还真的是那么一回事。”王计兵兴致大发,开始对写诗的有了创作意识。他还玩起了诗歌论坛,“版主像老师一样,会给我们点评,最火的时候论坛里一天能有一万多篇作品呢。”
一边送外卖一边写诗,感受更多人间美好
笔耕不辍,就这么一天一天,王计兵写了4000多首诗。
对于写诗,王计兵认为没有门槛。“说实话我对诗歌的理解是百花齐放的,各种流派纷呈。”王计兵认为,自己是不是技术型选手,而是善于用情感打动人。“以写真实事件抓到闪光点以及锋利的地方,很多人说我写的是伤痕诗歌,我不承认,但的确是很多挺催泪。”
王计兵从来不刻意写作,他说自己创作的灵感,是在等一瞬间。
最爆发的一次是,一个早上2小时写了12首诗,最离谱的是,2个多月一首都写不出来,“偶尔会有一两个念头,立不起来,撑不起一首诗,内心会焦虑。”
2018年,王计兵开始尝试送外卖。
这个新角色对于王计兵来说,不仅意味着一份收入,更带来了更多创作的灵感。“送外卖是我关键的一个转型点。”
王计兵解释,开始送外卖之后,自己关注的视角变了,同时接触到了很多人,很多事情颠覆了固有的认知和思维模式。伤心的当然有,但他感受更多的是人间美好。
“有一次我接到了一个订单,4杯奶茶送到别墅区,没想到因为路上颠簸,奶茶全都洒了。”王计兵有点慌,俗话说“为富不仁”,他担心得到差评,主动提出给对方赔偿,或者是自己给对方重新点几杯,再送过来。“没想到对方直接说不用了,按道理我是要赔偿的,但这可能是我一天的工资,他也没有瞧不起我、责怪我的意思。”
听到这话,一股暖流在王计兵心里涌出。“原来,大家真的是从内心认同我们这份工作的付出。”
送外卖的途中、等客户取餐的间隙、在电梯间,每当诗歌灵感喷涌,王计兵就在手机上、烟盒上写下只言片语,等空闲时再整理。
也就是在刚开始送外卖不久的2019年,王计兵写出了《赶时间的人》。2022年7月,这首诗被诗友发到微博后,“外卖诗人”上了热搜,浏览量达2000万。
《赶时间的人》
从空气里赶出风
从风里赶出刀子
从骨头里赶出火
从火里赶出水
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
只有一站和下一站
世界是一个地名
王庄村也是
每天我都能遇到
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
用双脚锤击大地
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
第一本诗集卖断货,第二本诗集下个月面世
上午十点半,骑上电动车去送外卖,一直到下午两点结束;回家吃饭,休息两个小时;下午四点左右再去送外卖,到深夜的十一点才收工……
王计兵加入外卖骑手行业4年多来,每天送外卖10余个小时,并不觉得辛苦。空闲时,他也从不刷短视频,而是喜欢到诗歌群里去看其他网友的作品。
对于一首诗2000多万的阅读量,王计兵淡淡一笑,“谈不上巨大的成就感,其实这首诗之前就被《中国当代文学》收录过了。”王计兵很清楚,因为小哥这个身份,让大众对自己更包容,“多了同情分,会原谅很多缺点。”
但这无疑改变了王计兵的人生,并带来持续不断的后续影响力。不久前,王计兵的诗集《赶时间的人》出版,首批一共印了5000册,其中当当的2000册已经卖断货,正在加印。
这样的成绩,王计兵没预料到,他不想给自己增加额外的压力,倒是以往瞧不上他的老婆一直盯着销售数据,时不时跟他念叨,“(诗集销量)刚开始第8名,现在第三名,中间有几天是第一名。”
王计兵说,出书也让孩子们觉得很骄傲,但他却时常觉得对家庭有亏欠。对父母来说,自己常年在外打工,没有陪在身边,对孩子来说,生活过得一直很拮据,从小到大孩子们的衣服多是附近好心的村民送的。
“是文学拯救了我。”王计兵总结,“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写作是唯一能给我内心深处带来快乐的事情。”王计兵说,目前第二本诗集也在筹备中,顺利的话四月份发行,跟第一本不同,第二本会跳出外卖骑手的身份,用普通的价值观来选诗。
但王计兵不会放弃送外卖,他说,自己还会继续在“赶时间”中追逐梦想。
“人生就是一个生命的过程,偶尔因素也非常多,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好,做最努力的自己,结局顺其自然。”他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