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天目新闻记者从“错换人生28年案”当事人姚策的亲生母亲杜妈妈处获悉,姚策的癌症已从肝脏扩散至肺部,可能还会扩散到大脑,姚策目前正在杭州治疗。“以前他也疼,但是会忍着,隔几天吃个止疼药,现在每天吃两片止疼药也止不住疼,每天晚上必须注射吗啡才能入睡,疼得几乎不能喝水吃饭。”杜妈妈仍然记得在医院走廊,医生曾和她说的话,“晚期了,晚期了”。
今年9月25日,就“错换人生28年案”原告姚策亲生父母一家诉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8年前抱错婴儿事件”侵权责任纠纷案,以及姚策单独诉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患癌”侵权责任纠纷案,在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再次开庭审理,当时并未当庭宣判。(此前报道:《“错换人生28年案”二审未宣判 姚策坐轮椅出庭 获先行赔付10万元》)
今天上午,记者从姚策代理律师周兆成律师处获悉,目前仍没有明确宣判时间,但是两周前法院曾反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的《最新调解意见》,医院同意最多不超过60万元的赔偿,这和姚策方提出273万元的赔偿相去甚远。
杜妈妈告诉记者,半个月前知道这个消息,他们是不能接受的,不敢告诉姚策,怕他接受不了。“现在家里人基本都围着他转,也没有稳定的收入,现在确实最困难的是资金,因此姚策总觉得内疚,愧对我们,本来他因为疼痛精神状况已经很不好了。”杜妈妈告诉记者,近期姚策还是知道了调解意见的内容,特别不能接受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的态度,因此写下一封《姚策致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院长张祎捷的绝笔信》的遗书,并寄给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遗书中,姚策写道:作为一名28年前被贵医院“错换致病”的患者,我即将死去,我心里有诸多不甘!我不甘心为什么“28年前,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发生了如此荒唐的错换人生事件,导致我和我的亲生父母骨肉分离、天涯一方……我不甘心为什么28年前我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出生,医院明明知道我生母是乙肝患者,却没有给我注射最为宝贵生命第一针——乙肝疫苗……”
姚策希望在他有生之年得到一个答案,“为什么28年前我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为什么28年后我无法决定自己的生死?是因为命?还是因为我?”
杜妈妈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到现在,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院长张祎捷,从没有直接和张院长取得过联系,这封遗书他们已于23日签收,目前没给出任何回复,“上次姚策去开封参加庭审后,去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等了一下午,也没等到张院长。”
曾经阳光爱笑的姚策,现在有时一天甚至好几天不说话,眉头紧皱,“因为他疼得很,也没力气,心情也不好,医院的赔偿态度和一直未有结果的庭审都让他心力交瘁。”杜妈妈和姚策的亲生父亲最近刚回到河南,准备相关材料,积极联系法院方,希望法院能够尽快给出一个确切的宣判时间,“我们现在不敢离开,怕要是现在去杭州陪姚策,河南这边确定宣判时间需要签字,毕竟来回也需要路费。但是姚策在杭州治疗,我们也不放心。”
杜妈妈告诉记者,“目前姚策的全部治疗费都是依靠公益平台的募捐,募捐款也只用于姚策的治疗。”姚策的爱人没有工作,在全职照顾姚策。“我和姚策爸爸要是在杭州,就我们来帮忙买吃的和用的,小两口现在都用信用卡和花呗借款来生活,确实压力非常大。”
对于该案一直未确定宣判时间,周兆成律师表示:“现在姚策病情危急,希望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早日宣判;同时,也希望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能够积极践行‘早前的承诺’,利用自身医疗机构的优势资源对姚策进行后续帮助,在法院判决后,如果姚策治疗费用不足,也请早日启动医院公益基金进行帮扶。”
“28年前,我们的孩子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错换,28年后,我们将无依无靠。我此生最大的错误是在这个医院生孩子。”照顾姚策的这段时间,杜妈妈不敢在姚策面前哭,只敢在病房外哭,在病房外跺脚生气,她希望这样的错误不要再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希望法律能尽快给予公平公正的判决,了却姚策最后的心愿。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