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苑街道是一个以楼宇经济为主要产业的街道,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吸引企业入驻,楼宇不仅要提高外在颜值,还要提升内在,而智慧楼宇管理系统就是楼宇的一个智慧大脑,也为政府、企业、楼宇管理者提供了一个信息联通的高效平台。”杭州西湖区翠苑街道楼宇办主任马富根说,“智慧楼宇管理系统”目前正在街道大力推广和试运行,预计5月份,辖区内还将有50多幢楼宇接入。
智慧大楼从数字空间内拔地而起
华星时代广场坐落于杭州西湖区文三路,外观看似平平无奇,但区别于周边的几栋楼,华星时代广场有一个“智慧的大脑”。
在15楼的电子大屏中,这座楼从虚拟的数字空间里拔地而起,“我们可以看到这栋楼有几层、每一层的结构如何、空间资产是否闲置、内部有哪些设备设施……通过这个系统整个楼宇空间就一目了然。”负责智慧楼宇管理系统开发的绿漫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经理罗豪说。
智慧楼宇管理系统 记者拍摄
罗豪介绍,“空间资产”模块主要通过3D动态展示图呈现,楼宇物业可以很直观地查看每一楼层的房间使用情况,哪些房间是空置的,哪些房间房租即将到期,还可以针对这些空间自动生成带有全景图片的新媒体招商信息,进行提前招商。而“设备设施”模块则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把能耗、水电、监控摄像头、消防等硬件设备接入到智慧楼宇系统,帮助楼宇管理者高效管理。
目前,西湖区已有华星时代广场和西投创智中心两幢楼宇在试点使用这样的智慧楼宇系统。
政企信息在同一平台上高效互动
对于曾是阿里巴巴发迹之地的翠苑街道来说,智慧楼宇管理系统是楼宇经济新的助推器之一。“翠苑街道是一个以楼宇经济为主要产业的街道,大约3.92平方公里,有56栋楼宇。”杭州西湖区翠苑街道楼宇办主任马富根说,经过多年的发展,辖区内一些老楼宇、老商圈开始面临发展的瓶颈。
“为了提升这些楼宇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一个是通过提高颜值,比如对外立面、内部空间、周边环境秩序进行改造整治,从而提升楼宇的档次和品味,另一个就是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对楼宇的管理能力”,马富根表示,从今年年初,西湖区翠苑街道做了大胆尝试,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免费给辖区内50多幢楼宇安装了智慧楼宇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楼宇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
多个政府部门已经接入 记者拍摄
智慧楼宇管理系统的使用对象有三类,分别是政府部门、楼宇管理者、入驻楼宇的企业,而且系统还接入了派出所、城管、交警、市场监管、消防安全及其他(劳动保障、“最多跑一次”等社会事务)职能部门,通过智慧楼宇管理系统的PC和移动端平台,多主体可以实现高效的信息互通。
垃圾分类指南通知 记者拍摄
以往针对不同的问题,企业要和政府职能部门建立多个微信群,群聊信息繁杂、信息回溯又困难,而且信息的传达率也无法得到保障,政府相关部门也常常面临反复跑腿和打电话的问题。“通过平台,一些政策可以很好地上传下达,企业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各个管理部门发出咨询或提出个性化需求。”
马富根表示,4月底,计划将辖区内楼宇的基本信息导入管理平台,5月还将进行全面推广和优化。
智慧楼宇在长三角区域酝酿生机
根据天目新闻记者观察了解,目前像翠苑街道这样将打造智慧楼宇群的模式尚属少数,一定程度也受到翠苑产业优势独特性的影响,但让楼宇变得越来越聪明这件事已经有不少实践。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报告,在美国和日本,智能楼宇占新建楼宇的比例已经分别超过70%和60%。全球第二大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曾预测,智能楼宇的全球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增长至317.5亿美元。
在长三角区域内,还有许多城市正在推进楼宇的智慧化。上海虹口耀江国际办公空间是上海一个典型的智慧楼宇,它将通行管理解决方案、无感知人脸采集分析系统、超级会议管理系统、智能集控系统、智能能耗管理等功能输入空间中,并通过客户端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慧办公解决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一词已经不再限制于人类,城市、交通系统、楼宇……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众多基础设施正在不断朝着智慧的方向发展。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