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京市栖霞区人社局着眼新时代广大职工群众所想所急所盼,把“人社+N”维权服务作为推进该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工作,打出维权服务组合拳,按下纠纷调处快捷键,多元化解劳动争议取得明显成效。
提升仲裁职能,主动拓宽为民服务“大门”。近年来,为加强在民生领域的权益保障,作为服务保障“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具体举措,栖霞区人社局依托区职工服务中心设立劳动人事争议“工会仲裁庭”、调解工作室、三方协调办公室、仲裁员工作室,选配从事调解仲裁工作10年以上的仲裁员驻庭开展工作。“一庭三室”维权服务体系,在全市区级层面首次实现了“人社+工会”资源整合,强化了预警联动,建立了快速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新机制。该庭自去年启用至今共立案组庭81件,召开庭审78场,依法审结案件78件,调解、撤诉率达75%,结案率96.3%,为职工挽回各项经济损失256.6万元。
强化工会职能,积极增设为民服务“窗口”。为实现劳动争议处理关口前移,最大限度减少当事人的“诉累”。栖霞区人社局积极推动“互联网+人社+工会”工作的深度融合,加快服务方式与业务创新变革,探索建立委托调解制度,组织编制工会调解员名册,调解员统一纳入调解平台管理。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和江苏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全区应用率达100%,平台入驻调解组织10个,专职调解员30人,今年累计调解案件194件,平均调解时长5天,调解成功率达87.3%。 加强指导职能,实战磨炼为民服务“精兵”。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贯穿于劳动争议协商、调解、仲裁全程,最大限度发挥调解分流案件、缓和矛盾、解决纠纷的作用。为此,区人社局着力挖掘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工会干部人才智力优势,采取仲裁员带动工会业务骨干、工会业务骨干带动职工、企业的方式,通过定期开展菜单式培训与召开公开庭审、模拟庭审方式锤炼工会干部、各调解中心调解员,打造应用型、实战型法律人才队伍。今年以来,驻庭仲裁员指导培训解纷队伍120人次。
“小小仲裁庭”发挥解纷大作用。下一步,栖霞区人社局将持续强化工会仲裁庭实质化运行,最大程度发挥工会仲裁庭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的优势,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开创企业、职工和谐共赢新局面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原标题《南京栖霞探索“人社+工会”模式,调撤率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