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有风来丨战争剧应该怎么拍?

    潮新闻 记者 沈听雨2024-10-25 11:56全网传播量12.9万
    00:00
    00:00

    电视剧《上甘岭》正在央视播出。

    这个名字,让人想到了历史上那段持续43天的上甘岭战役,以志愿军在绝对劣势中获得胜利而闻名世界军史;也让人想到了1956年那部曾感动无数观众的经典电影《上甘岭》,当时看得多少观众热血沸腾。

    电视剧《上甘岭》海报。图源 豆瓣电影

    68年后,那段历史再次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随之而来的却是对这部电视剧诸多问题的争议。

    细看观众的吐槽,大多数是中肯的,值得创作者反思。有风君也想借此跟大家探讨下,战争剧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怎样的。

    01

    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电视剧《上甘岭》在刚播出的一周内,平均收视率达3%,以显著优势位居同期黄金档电视剧第一名。可见,观众对这个题材、这个故事,是充满期待的。

    不过,有风君注意到,随着剧集推进,对该剧的批评声渐起——

    有观众认为部分剧情存在明显的漏洞。比如,大部队撤退时,士兵们聚集在大路上行走,完全暴露在敌机的轰炸范围内,这与真实战场上部队尽量选择隐蔽路线、分散行动以减少伤亡的做法,比较相悖;又比如,剧中第13集,战士们聊起自己的家乡时,一个战士说自己是广东深圳的。而那时候,深圳这一地名还没有出现,那个地方属于宝安县。

    有观众认为剧中有些情节设计颇为夸张。剧集开场就有这样一个情节,面对敌机的轰炸,一名士兵追着飞机奔跑,试图击落它们。有评论称:“抗美援朝战争时,志愿军战士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凭借‘小米加步枪’的简陋装备,以血肉之躯抵挡住敌人的飞机大炮,最终取得胜利,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奇迹色彩的故事。创作者只要真实还原那段历史就已足够震撼,把战斗场景设计得过于夸张和虚假,反而削弱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真实性。”

    当然,该剧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剧中对战争场面的还原,被不少人点赞“宏大且震撼”。得益于技术进步,导演运用了大量特效和场景,再现了当年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景象,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呈现一场场激烈的战斗场景时,密集的炮火轰炸、子弹横飞的画面,都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02

    口碑和争议并存,让我们思考,哪些因素会影响战争类影视作品成败?

    最重要的,当然是对历史的真实还原。与其他题材相比,战争类影视作品对服装、化妆、道具、布景等细节的真实性有着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忽视、歪曲真实性的现象并非个例。此前,许多同类型影视剧上映或播出时,也有观众对军帽、端枪姿势等细节提出质疑。

    业内人士表示,“战争有战争的规律,编导演绎战争需要尊重战争规律,以真实反映战争的本来面貌,反映其事理、情理。而影视作品的可信度直接影响观影体验,细节错了,可能会导致观众认为全片都存在问题。”

    时至今日,仍有许多观众震撼于电影《上甘岭》所展现的历史真实。有风君了解到,当年摄制组采访了100多位参加战役的志愿军老兵,整理了数十万字的材料。

    如今,当我们再次拍摄抗美援朝题材时,再现的方式已无法复刻当年,但真实性依然是生命力。

    电视剧《功勋》的《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曾收获观众点赞,层层落实的作战会议、“三三制”冲锋队形、分散的迫击炮摆位、美军的炮火封锁规律等逼真细节令军事迷们大呼过瘾。特别是,剧集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设置与桥段,不需要过多的渲染,就能自然将观众引入纷飞战火,展现我军将士在装备实力明显不对等的情况下的作战勇气与智慧。

    03

    一直以来,战争剧都是影视人创作的富矿,时至今日,仍是形塑中华民族精神的“记忆之场”。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以及中国影视剧行业的变迁,该类型影视剧在寻求和观众实现情感共鸣的创作方法也在改变。

    从叙事角度来说,在审美不断更新的当下,观众对于这类作品的期待已不满足于视听层面的享受,更期望建立与其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比如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志愿军》,与第一部采用全景式叙事来描述宏大的战争场面不同,今年国庆上映的第二部更聚焦英雄人物的个人成长过程。多次参与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的导演黄照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我们需要看到有血有肉的东西,让观众要么哭、要么笑,达到共情的效果。”

    从对战争的思考来说,有业内人士发现,从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到现在的《跨过鸭绿江》《长津湖》《志愿军》,战争剧在叙事角度和艺术手法上存在巨大的代际差异。这种差异的背后,是两代人对抗美援朝等战争不同角度的思考和追问。

    早期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能赢?现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还要问:为什么要打?比如,《跨过鸭绿江》代入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视角,从战略高度俯瞰全局,用历史眼光和政治语言解释了立国之战的紧迫性。

    之所以解释“为什么要打”,是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需要。一方面,这是为当下年轻一代补全历史真实,另一方面,也是时隔多年后,重新以理性的思维正视战争、直面历史。这也是对历史负责、对观众负责。

    你心目中的战争题材影视剧第一名是哪部?也来说说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致敬英雄!71年前的今天,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
    上甘岭特等功臣林炳远逝世,战役中孤身歼敌1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