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两年织1800双棉鞋,杭州72岁队长带领的"棒棒针织队"有个心愿

    潮新闻 记者 施雄风 通讯员 蔡美兰2025-07-28 10:05全网传播量5.5万
    00:00
    00:00
    01从2024年1月到2025年10月底重阳节,72岁方雪芬带领“棒棒针织队”十多名队员计划手工织1800双棉鞋送老人,现已完成约1200双。方阿姨负责收集鞋面并缝合,队员们近期赶进度。
    02“棒棒针织队”组建于2021年8月,队员平均年龄约60岁,初衷是为退休人员提供交流空间,后决定用毛线做棉鞋,首批棉鞋获老人好评,全队决定只送不卖。
    03“棒棒针织队”棉鞋量越来越大,队员自备毛线用完后,桐庐针织企业送毛线,企业负责人邀其免费挑物料,个人和社会公益组织也积极响应。社区“承包”采买鞋底费用,已买近3000个。
    04队伍成立至今已送出1000多双棉鞋,加上今年重阳节计划送出的1800双,共计近3000双。方阿姨感谢社区和支持的组织个人,称送来的物料是最温暖的力量。
    05“棒棒针织队”有全新毛线后能做更多种类棉鞋,纯细线做更轻盈,粗线做更厚重。鞋面织法听取老人意见,手工棉鞋保暖耐用,经机洗不变形,队伍不求回报只愿老人高兴。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从2024年1月到2025年10月底的重阳节,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72岁的方雪芬要带领杭州桐庐“棒棒针织队”的十多名队员完成一项“大工程”——他们计划手工织出1800双棉鞋送给当地有需要的老人。

    “现在已经完成大约1200双了。”7月28日一早,方阿姨就来到桐君街道迎春社区提供的工作间里,作为队长,她主要负责收集队员们织好的鞋面,然后进行拉帮与鞋底缝合,“每双棉鞋的制作工时都长达十多个小时,队员们近期都在尽量赶进度。上周,郑小君队员送来了20对鞋面,谢根花队员送来了10对。”

    “棒棒针织队”手工织出的棉鞋。受访者供图

    “棒棒针织队”组建于2021年8月,队员平均年龄约60岁,初衷是为社区里喜欢做针线活的退休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

    “大家都很热情,一入队把家里存着的毛线都取了来。”方阿姨说,各家毛线的粗细不同,颜色也五花八门,经过讨论,他们决定用这批毛线做些棉鞋,“棉鞋款式多样,可选的色彩多,织鞋面时也可以把粗细毛线混起来用,如此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20多天后,“棒棒针织队”出品的第一批棉鞋问世了,给社区几位老人试穿后,得到了不错的反馈。“老人们说,鞋子很软,也很保暖。”方阿姨还记得,其中一位老人托女儿专程来社区询问,还有没有这样的鞋子,想买一双,“当时,我们全队就决定,棉鞋只送不卖。”

    “棒棒针织队”在织棉鞋。受访者供图

    此后,“棒棒针织队”所做的棉鞋量越来越大。队员们自备的毛线用完后,这支有爱的队伍也在当地遇上了一场爱心传递。

    “桐庐有针织企业主动送来了大量毛线,还有企业负责人邀请方雪芬等人直接到工厂里免费挑选他们所需的物料,不少个人和社会公益组织也积极响应。”“棒棒针织队”的记账本上写满了大家送来的爱心,迎春社区党委书记王宇放表示,为了支持队员们把公益事业做下去,社区“承包”了他们采买鞋底的费用,算起来已买来近3000个鞋底。

    方阿姨告诉记者,队伍成立至今,已经送出了1000多双棉鞋,加上今年重阳节计划送出的1800双棉鞋,共计近3000双。“谢谢社区,也谢谢所有支持我们的组织和个人,你们送来的物料是最温暖的力量。”

    方雪芬。受访者供图

    方阿姨说,自从有了分门别类的全新毛线,“棒棒针织队”能做的棉鞋种类也就更多了。“纯细线做出来的棉鞋更轻盈,这也是多数老人偏爱的款式。我们也会用粗线做较厚重的棉鞋,满足大家不同的喜好。”方阿姨表示,鞋面的织法上,队伍也听取了老人们的意见,手上功夫尽量紧一些,这样做出来的棉鞋和脚更贴合。

    关于鞋子的保暖性和耐用性,方阿姨说,手工棉鞋的一针一线都紧密相扣,不漏风,鞋子经机洗后也不会变形。“我们做这些事不求任何回报,只希望老人家们能高高兴兴地穿上新棉鞋。”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反馈河道污水,意外收到5元奖励,网友:这是城市对“有心人”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