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天光云影共徘徊

潮新闻 钱江湾2025-07-16 09:15全网传播量2066
00:00
00:00
01高温天气下,杭州地表温度曾达57度,但气象部门释疑预报温度与地表温度不同。高温虽带来不适,却也带来夏云这一自然馈赠,夏云形态多变,演绎着动人连续剧,成为夏日慰藉。
02从高处看云,如在钱江新城写字楼望奥体“双子地标”上云团,似给建筑戴白绒帽。作者特地去吴山城隍阁补看白日云景,清晨登阁,西湖如蓝宝石,云絮绣花纹,湖山云影构成如诗如画画面。
03走进湖边看云影,西湖环线车至北山街,沿白堤、孤山、苏堤漫步,云景不断变换。云团或低低压在湖面,或高高悬于蓝天,与湖水、垂柳等相映成趣,营造出梦幻效果,还遇急雨,雨后云散,云影捉迷藏。
04追晚霞是夏日盛事,傍晚时分既看天气预报晚霞指数,又看实际云象。如长桥公园追晚霞,云被染成淡金;西湖一公园追“世纪大烧”,虽未如愿但青蓝云彩也耐看;午后雨后傍晚再去,终见云团被点燃,色彩斑斓。
05宋代韩拙描述夏日之云“如奇峰,其势阴郁,浓淡叆叇而无定也”。夏云形态诡异多变,不像春云、冬云,夏云如活泼孩子,带着野劲儿。云是水做的,流动变幻,热辣日子里,人们只需闲适等待,欣赏其美。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还没入伏,阳光已像滚烫的火舌,舔得柏油路似乎要泛出油光来,走在街上像裹在蒸笼里。前段时间有人用手机在白堤测地表温度,57度的数字让人简直难以置信。后来看潮新闻才知道,气象部门的释疑是,预报采集的1.5米高度的温度,与地表温度是两码事。从前只在网上常看到吐鲁番的热,没想到如今杭州在气温排行榜上也偶尔露峥嵘。出门几分钟便汗透衣衫,倒成了常有的事。好在高温天也并非全是坏事,也有大自然暗暗的馈赠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抬头时,夏云总在天上演绎着一幕幕连续剧,卷舒聚散都带着野性的灵气,成了这炎炎夏日里最动人的慰藉。

(一)

从高处看云,心里会生出异常轻盈之感。我曾在钱江新城的写字楼中加班到暮色四合,隔着玻璃望出去,云团正掠过奥体的“双子地标”,像给巍峨的建筑戴了顶白绒帽。自然而然联想起追过的电视剧《梦想城》里的镜头:主角们在钱塘江边的落地窗前,看云涛翻涌时,商战的波诡云谲倒像是给天上的云当了注脚。可惜剧中在杭州取的多是夜色,很少见这般白日里的云景。

我决意去吴山城隍阁补上这份念想。特地寻了个清晨,草草吃了两个包子一杯豆浆,就坐地铁出发了。出门时看预报说有小雨,我这人对天气预报向来将信将疑,多数情况是“看菜下饭”,看云实况而定。

作为第一拨的游客,门一开就坐电梯登阁了。这时天却忽然变得亮丽了,檐角风铃已在晃动,眼前的西湖铺成了一块浸了水的蓝宝石,云絮正一缕缕往上面绣花纹。云离湖面格外近,白得软绵绵的,像刚弹好的棉絮堆在湖上。苏堤的柳丝垂在水面,云影落进去,随波漾成细碎的银鳞。蓝天像清水似的反复洗涤,褪去了云层中的尘埃与杂质,那一抹纯净的蓝,深邃而迷人。丝丝缕缕,轻盈地漂浮着,仿佛伸手便可触及。

长堤绿意盎然,宛如一条翠绿的绸带,温柔地环绕在西湖的腰间。堤上树木郁郁葱葱,枝叶繁茂,与湖中的倒影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幅层次分明、如诗如画的画面。湖中的三岛,被碧波簇拥,满目苍翠,宛如传说中的蓬莱仙山,神秘而诱人,隐藏着无数的秘密。点点舟船缓缓在湖上蠕动,如同画中的点缀,显得更加鲜活生动。

低头看脚下的城郭,车流织成银黑色的线,天上的云正漫不经心地变着形。方才像卧着的白狮,转瞬就扯成飘带,慢悠悠缠过宝石山的轮廓。风里裹着湖气,连蝉鸣都像是被云滤过了,变得脆生生的。这时候便觉出炎夏的炽烈里,还藏着一丝丝辽远开阔的清凉。

一位穿深蓝色布衫的老先生对着楹联念叨:“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风掠过阁楼高处的匾额,云团正从雷峰塔尖飘过。一只只深褐色的铜钤印在蓝莹莹的天幕中,既有质感,又很温柔。

站在木栏杆边的大姐举着手机,想把湖山云影全收进镜头,却不小心打了个趔趄,旁边的阿姨慌忙伸手扶她,两人的影子在阁楼下叠在一起,倒比流动的云影更鲜活。

(二)

走进湖边看云影,又是另一番模样。坐着西湖环线车,到北山街下车,从白堤绕道孤山再到苏堤,随着脚步的移动,眼前的云景也在不断变换。有时,云团低低地压在湖面上,水天相接,仿佛与湖面融为一体。好几朵云洁白如雪,在阳光的照射下,蓝与白泾渭分明。有的像巨大的棉花糖,蓬松柔软,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有的似温顺的绵羊,静静地卧在湖面上,悠然自得。微风拂过,云朵轻轻飘动,倒映在湖水中,水波荡漾,如梦如幻。

数白堤上的视野更加开阔些,这里的云似乎离地更远,高高地悬挂在蓝天之上,如同巨大的幕布上点缀着的精美图案。云团层层叠叠,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上方的云朵较为稀薄,如轻纱般轻盈飘逸;下方的云朵则更加浓密,颜色也更深一些,像是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灰色。它们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立体画卷。堤边的垂柳随风摇曳,与天空中的云朵相映成趣。

杨公堤周边绿树成荫,湖水清幽,云在这样的环境中,仿佛也被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云团缓缓移动,在绿树的缝隙间若隐若现,宛如害羞的少女,躲躲藏藏。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形成了一道道金色的光柱,照射在堤上,光影交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效果。在苏堤观云,两侧的云会让你目不暇接。浩瀚深邃的水天之间,尽情演绎着无尽的精彩与神奇。它时而化作巍峨耸立的奇峰,仿佛能触摸到天际;时而似万马奔腾,扬起阵阵云尘;时而幻化成温柔甜美的梦境,让人沉醉其中。

湖中的荷花此时开得正盛,粉色的花朵与绿色的荷叶相互映衬,而天空中的云则像是为这荷景搭建的华丽背景。我常常朝天拍荷花,洁白的云朵与粉嫩的荷花遥相呼应,微风拂过,荷花轻轻摇曳,云影也随之舞动,仿佛是一幅天光与湖影互动的水彩画在眼前徐徐展开。

夏云多诡谲,说变就变。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聚集起大片的积雨云,它们如同黑色的巨兽,迅速笼罩天空,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光线也随之变得昏暗。随着云层的不断翻滚涌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风也渐渐大了起来,吹得湖边的树木沙沙作响。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雨势越来越急,形成了一道道雨帘,西湖瞬间被笼罩在雨雾之中。从云到雨的变化,常常让人猝不及防,但又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威力。

古人凭借着对云象的细致观察,能够预判阴晴风雨。这种沉甸甸的积雨云,他们管它叫作“顽云”,说它“性执拗,携雨必骤”,这大概便是如今我们所说的聚集浓密、含雨量丰富的积雨云。当这样的云出现时,往往预示着一场暴雨即将来临。我曾在郭庄歇脚时遇见过一场急雨。原本天蓝得发脆,云忽然从西边涌过来,先是几缕灰纱,眨眼就堆成了墨色的云山。有人大喊:“快点进来避雨啊!”话音未落,雨点早就砸进湖里,溅起密密麻麻的水泡,云影在雨帘里忽浓忽淡,倒像是一幅好端端的水墨画被顽童狠狠地浇了盆水。

躲在景苏阁里,看雨滴粗暴地割划着湖面。有只白鹭还没来得及躲避,翅膀已被打湿了,歪歪扭扭落在不远的荷叶上,缩着脖子抖着水,那片最大的荷叶成了它临时的伞。夏雨来得快,歇得也快,云散时,杨公堤边的水杉还挂着水珠,阳光穿云下来,草坪上画出一道似虹非虹的光晕。继续沿着堤岸往曲院风荷走,见云在荷叶上捉迷藏:有的薄如蝉翼,飘过时给粉荷笼上轻纱;有的厚嘟嘟的,投下的影子能盖住半池荷花,连蜻蜓也喜欢躲进云影里歇脚。

重回玉带晴虹桥,云团又东一朵西一朵地悬在天上。穿白色运动服的姑娘举着手机开始追云影,看自己比云是否跑得更快。大樟树下摇折扇歇脚的老人指着天边:“那云带金边了,傍晚准晴。”果然到了五点多,云又拢成一团团的,像晒在蓝布上的棉絮,连风都带着暖烘烘的荷花味,鸳鸯和野鸭不知从哪里都冒出来了。

(三)

追晚霞是夏日的盛事,总像在等一场与恋人不确定的约会。傍晚时分意乱情迷,既要看天气预报的晚霞指数,又得频繁仰头看实际云象,跟着云团忽上忽下,心绪一刻也不宁静。

有一次去长桥公园,下了地铁7号线后从吴山广场骑共享单车拼命地赶。到长桥时,摄影爱好者早把三脚架架成了一长溜,镜头都对着西北山坳。落日正挂在保俶塔后面,云被染成淡金,投在湖里像铺了层碎箔。有几对新人在曲桥中央拍晚霞,白裙扫过桥面时,云影灯影恰好落在新娘的头纱上,摄影师举着相机直喊:“别动!就这光影了!”

西湖一公园,是杭城人盛夏每一天不约而同地大聚会。大家都想在这里追到西湖的“盛世容颜”和“世纪大烧”,可并不是那么一蹴而就的。我有一天赶去,挤在熙熙攘攘的队伍中,等了老半会,那天的云终究太淡,没烧起来,只看到青蓝的几道云彩。

收手机时听见穿黄T恤的大叔感叹:“青瓷蓝也不错,像宋瓷的釉色。”回头看湖面,果然是那种温润的蓝,云影在里面轻轻地摇晃,倒比浓墨重彩更耐看些。穿汉服的姑娘举着团扇站在集贤亭一侧,云影落在她淡绿色的裙摆上,与脚下的荷丛融成一片。

很不甘心,第二次再去,是个午后下过雨的傍晚。空气里飘着水汽,云却堆得极厚,像谁把棉花垛在了天上。六点半左右,西边忽然裂开道缝,金红的光从云隙里漏出来,把集贤亭的飞檐染成了琥珀色,人群里发出阵阵的惊呼。云团像被点燃了,先是边缘泛着胭脂红,慢慢往中间染晕,变成熔金似的橘红,最后连最厚的云块都透出紫红,像一大块刚出炉的玛瑙。

穿拖鞋的小男孩挣脱妈妈的手往前跑,想搅动湖里的彩云和鸳鸯,却被保安笑着拦住:“小心掉下去,云影是抓不住的。”我从人群夹缝里非常局促地观赏,云影落进湖里,红的、金的、紫的,随波晃成流动的彩釉,好像是天地间有两面镜子,照着同一场盛大的迁徙。直到最后一缕光没入北高峰后,云才慢慢褪成蓝调。但千百个观众没有几个要提前退场,大家都像看大明星演唱会似的,还在等待出乎意料的“返场演出”。而我,也在人墙边徘徊复徘徊,久久不愿离开。

(四)

宋代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对夏日之云有着精妙的描述:“夏云如奇峰,其势阴郁,浓淡叆叇而无定也。”夏云形态诡异多变,浓淡不一,捉摸不定,它们从不墨守成规,想聚就聚成山,想散就散成烟,连雨都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不像春云总慢悠悠地飘,冬云又沉得化不开,夏云是一群活泼的孩子,带着股不管不顾的野劲儿。

年少时老师说“云是水做的”。那时不懂,如今在西湖边看久了,倒真觉得云永远是流动的。它们汲够了水汽,往天上长,长成各种模样,最后变成雨又落回湖里,打湿了片片荷叶,淋湿了游人的头。走在西湖边,常常被高温烤得蔫蔫的,可抬头一看到变幻莫测的云彩时,那些紧皱的眉头心头好像也跟着舒展了。云从不在意谁在看,自顾自地变,自顾自地美。热辣辣的日子里,我们只需闲适地等待,不必费尽心思地追赶,也不用非常着意地算计。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晚潮: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相关新闻
天幕调色盘!西湖鎏金朝霞太惊艳了
00:55
愿见者好运!鎏金朝霞把西湖染成粉色
00:55
钱报朋友圈·福利|热浪里的鲜活瞬间,让盛夏有了滚烫又温柔的模样
梅雨暂歇 杭州又现蓝天白云
杭州气温刷新入夏新高,西湖晚霞似火
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