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都看报,每年都会在附近的邱山大街邮政局订几份报纸。
大约是在十多年前吧,邱山邮政局新来了一位年轻的邮递员,负责包括我们家居香山人家小区一带范围内的邮件投递工作。年轻的邮递员个子不高,长着一张清秀的娃娃脸。每天,他骑一辆电动车,来到小区传达室旁边的绿色大铁皮邮件柜前。停车,开柜,取出邮袋里的邮件,飞快地向各个居住户的小邮件箱内投入报刊等各类邮件,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没有多余动作,效率很高。
我与他的初次接触,准确地说是间接接触,源于一次少了一份报纸,就在自家小邮件箱口贴了一张小纸条说明情况,请求补送,末尾预道一声谢谢。次日,就收到了补送的报纸。后来类似的事也出现过几次,我只需留下纸条,次日就一定能收到补送的报纸。但这种情况很少,说明邮递员的失误并不多。可后来我发现,有时报纸失少,并不是邮递员的错误。
比如,有一次少了一份《钱江晚报》,我因忙没有去贴小纸条,傍晚我路过邮件柜,去看了看,报纸已在箱里了。次日上午正好遇上他,就谢了他。他笑着摇头,对我说了几句话。我歉意地告诉他,我是一级听力残,听不清。他哦了一声,明白了,拿出我家订的当天报纸,只有两份,仍缺一份《钱江晚报》,他伸出五根指头。我猜想是让我下午五点钟去取,就点头表示明白了。
当天下午,我去取回了这份报纸。以后一连几天都是如此。第六天上午,我又碰到了他。他把三份报纸递给我,最上面的一份是《钱江晚报》,并做了一个篮球比赛暂停的动作。我此时才明白,原来《钱江晚报》是报社因故每日迟送所致,五天后即今天已恢复正常投递时间。遇上这种不可预测情况,邮递员的工作量就会加大,每天要多跑几遭才能把报刊都送到订报户手里,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明白了这一点,我敬重之意油然而生。从此,偶遇上缺报,我不再贴小纸条要求补送,以免增加他的辛苦程度。我是设身处地为他着想之后,才这么做的。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这十几年里,我目睹了他的辛勤和敬业,顶烈日,冒严寒,风里来,雨里去,勤勤恳恳地奔波在邮件投递的路途上,为我们这一群终生留恋纸质报刊的退休老人,递送一份每日期盼的阅读温馨。同时,也用辛勤的劳动汗水为自己幸福的小家赚取一份受之无愧的报酬。
这十几年里,我也目睹了他的善良,他记得小区里的每一位订报老人,相遇时,会主动地把报刊递到他们手中,而不是简单地往邮件箱里一投了之。这举手之劳的一递,不知温暖了多少颗老人的心。而对我这个因听视力残,交流困难的残疾人,明显照顾更多一些,只要相遇,他不仅会马上从邮袋里准确无误地抽出我们的报刊递给我。而当我已离开较远时,他也会追上来把报刊交到我手中。每一次,都让我感动。我能回报的,是每一次一声发自肺腑的感谢。
说来惭愧,虽然我与他已相识十几年,见了面也仅限于一笑一谢,没有说过其他多余的话,我甚至叫不出他的姓名。有时,我会想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时或许不需要很多的语言,只需知道一个人心灵纯洁,没有恶意即可。因为,善良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最易被记住的名字。
十几年的相识时间不算短,岁月的寒暑却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年龄的沧桑,他仍是那张带着微笑的充满阳光的娃娃脸,让人感叹幸运女神对善良者的深情眷注。
明年,后年,再后年……只要我的视力还能阅读,我仍会选择邱山邮政局订报。因为他的善良,他的敬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
桑桑啊桑桑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