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青年就业,贵在精准与及时。2025年以来,杭州市公共就业服务金牌导师宣讲团围绕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持续优化“高校点单、政府上菜”精准服务模式,围绕大学生实际需求,将定制化就业服务送入校园。截至6月底,导师团已深入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20余所在杭高校,开展30场“量体裁衣”式宣讲,惠及学生超万人次。尤其是在毕业求职的关键冲刺期,金牌导师团主动走进象牙塔,为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就业第一课”。
定制课程,服务精准直达
杭州就业公共服务金牌导师团服务的核心特色在于“高校点单+政府上菜”。依托便捷的线上程序,在杭高校可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和就业痛点,像点选“杭帮菜”般在线“下单”,从涵盖政策解读、职业能力提升、法律风险防范、创业指导、求职技巧等多元化“菜单”中选择宣讲主题。十余项细分类别外加“其他需求”选项,确保服务供给与高校需求无缝对接。
课堂上,深谙杭州产业脉动、人才需求和就业创业政策的导师们,结合学生专业背景、年级分布、具体诉求和现场规模,灵活设计授课内容与互动形式。他们巧妙运用短视频、鲜活的本土典型案例、一目了然的“政策图解”等教学手段,将复杂的政策条文和抽象的求职技巧变得鲜活可感。模拟面试“练兵场”、简历“专家问诊”、职场礼仪提升以及“一对一坐诊”等高度定制化的互动环节成为服务的亮点。一位参与过模拟面试的大三学生感慨:“这种“实战演练”让我们提前感受到求职氛围,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收获远超预期,对留杭发展更有信心了。”
抢抓机遇,上好“就业第一课”
五月起,既是高校毕业生离校求职的黄金窗口期,也是金牌导师团服务火力全开的密集时段。宣讲团紧扣“助力毕业生迈稳就业第一步”的目标,在毕业季集中优势资源,靶向提升对应届毕业生的服务强度与精度。
在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宣讲团聚焦燃眉之急,推出“毕业生就业法律风险指引”、“职场新人适应指南”、“求职核心能力提升”等紧贴实战的专题。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确保未能到场的学子也能实时获取关键信息。这些内容直击毕业生在签约、入职初期普遍面临的“急难愁盼”,如劳动合同签订核心条款解析、常见劳动纠纷预防策略、职场初期高效适应策略等,切实帮助毕业生走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一位应届毕业生反馈:“毕业前能听到这样系统、实用的就业指导,特别是关于合同和权益保护的内容,心里更有底了,对未来的挑战也更有信心。”
持续深耕,助力青春启航
金牌导师团宣讲的成效,最终在青年学子的成长轨迹和积极反馈中得到生动印证。这既是对金牌导师团专业能力的肯定,更是“杭式定制”就业公共精准服务模式优越性的有力体现。
面向未来,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始终以青年需求为“指挥棒”,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试金石”,持续深耕杭式定制“点单式”金牌导师宣讲模式,不断吸纳更多元的行业专家和实战导师 ,壮大“金牌导师库”,提升服务的覆盖面和前沿性;持续优化“点单匹配”机制,提升“高校点单”与“导师匹配”精准化和高效化水平,让服务供给更懂校园所需;持续强化“需求调研—课程打磨—宣讲实施—效果反馈”全流程管理,确保每一次宣讲都能切实回应高校和青年学生的关切,努力为高校毕业生照亮前程、保驾护航,让更多青年人才在杭州安心就业、成功创业,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受访者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