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友当成亲人,盛夏夜,跟着民警“彪哥”来到工地宿舍

潮新闻 记者 谢春晖 通讯员 王怡蔷2025-07-10 08:05全网传播量4.8万
00:00
00:00
01傅国彪是杭州滨江区浦沿派出所民警,半年前创建“浦工音”平安工地管理工作室,成为核心,他加辖区41个在建工地安全负责人、项目经理微信,拉对接群,方便随时联系。
02傅国彪到工地宿舍“串门”,与工友亲切交流,提醒工友注意消防安全,如劝工友床上不要抽烟,还在食堂提醒注意食品安全、少喝酒并贴宣传海报。
03傅国彪重视反诈工作,在辖区工地搞十多场反诈讲堂,讲堂在晚上开,他还会“薅”来挂历、手摇扇等当互动奖品,还为工友争取露天电影机会,准备反诈扇子。
04傅国彪称平安工地管理工作室是桥梁,工友为发展做贡献应被温柔对待。两天前派出所收到外地寄来赠傅警官的锦旗,因帮忙处理工友纠纷,他感慨工友可爱。
05傅国彪曾是刑警,现奔走于工友权益、安全,把工友当亲人,会为工友“薅”扇子暗爽,也会为工友被电诈直拍大腿,两鬓斑白的他仍为工友操心。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遇到民警傅国彪时,他正拿着新印刷好的夏季治安宣传海报往巡逻车上走。

“记者小伙,跟我走吧,台风刚过,我打算去工地里转转。”他拉开车门,挥挥手示意记者抓紧上车。

串门这件事儿,对于傅国彪来说,常常在做。“就是把工地里的工友们当成自己的亲戚朋友,去工地宿舍里坐坐,跟他们聊聊天,把反诈、治安、消防等常识给大家送上门。”他说。

7月9日晚,我跟着傅国彪到工地宿舍,看看一位派出所民警是如何串门的。

潮新闻记者跟着傅国彪到工地宿舍“串门”。谢春晖/摄

半年前,杭州滨江区浦沿派出所创建了一个“浦工音”平安工地管理工作室,傅国彪是工作室的核心。傅国彪用他的方式帮工友们解决工作中的难事,也把安全意识安进了工友们的心坎。

工地宿舍里,他劝工友把烟“掐”了

“郭工,我来工地宿舍转转,你带我去。”在去某工地的路上,傅国彪用微信联系了工地宿舍的安全负责人。

建立“浦工音”平安工地管理工作室后,他把辖区41个在建工地的安全负责人、项目经理的微信都加了,还拉了好几个对接群。“有工地负责人群,也有工友群,确保大家能够随时找到我。”

“彪哥”走进工地。谢春晖/摄

傅国彪曾经干过刑侦,办案时总有一些出其不意的办法。

“二十多年前,办案技术哪有现在这么发达啊。有时办案,就得靠群众基础。辖区里有任何风吹草动,我消息最灵。”傅国彪突然说起了过往,想表达的意思是,要跟群众打成一片,要理解他们,也要有一颗一直想帮助他们的心,才会获得信任。

“和工友打交道也是一样的。”

“彪哥来了啊。”在工地宿舍门口,几位在纳凉的工友热情地打了招呼,“他不让我们喊他警官,说那样就不亲切了。”工地安全负责人笑着说。

一进工地宿舍,“彪哥”没多说话,就往宿舍里走。

他随机敲开了一间宿舍的门,“空调开得挺凉的嘛,一冷一热,你们可别感冒了。”傅国彪跟工友们打着招呼。还不到晚上8点,宿舍里的工友们已经都躺在了床上,玩着手机。

“彪哥”在宿舍里和工友聊天。谢春晖/摄

“天热,明早5点多就要来干活了,想早点休息。”工友对“彪哥”说。

“彪哥”在宿舍里环顾了一周,走到了一位工友的床前。

“兄弟,床上就不要抽烟了,有引发火灾的风险。”他从工友的桌上拿起一个烟灰罐递了过去,工友把烟掐了。

从宿舍出来,“彪哥”又去了工地宿舍的食堂和小卖部。

“彪哥”在工地宿舍食堂。谢春晖/摄

“伙食不错嘛,天热了,食品安全要注意,大家干活不容易,别让工友吃坏肚子。”食堂里,一些刚刚下班的工友正在吃晚饭,桌上摆着几瓶冰啤酒。

“酒少喝点。”他也会跟工友们聊上几句,“夏天天热,酒喝多了,容易上头,打架这事可做不得。”说着,他和工地安全负责人一起将印着“不要打架,打输住院,打赢坐牢”标语的海报贴在了食堂的墙上,“别看这些海报的标语很简单,但效果很好。”

贴夏季治安宣传海报。谢春晖/摄

临走时,他又把一大沓海报交给了工地安全负责人,让他帮忙在工地宿舍的显眼位置张贴起来。

一面锦旗和一堆“薅”来的扇子

这一晚,我和“彪哥”去了两个工地,干的事儿都差不多,看看工地里的消防安全,跟工友们讲讲反诈提醒。

工地门口路灯下核对信息的“彪哥”。谢春晖/摄

说到反诈,“彪哥”语气一下子激动起来了。“那些骗子真的太可恨了,工友兄弟们挣钱多不容易啊,也要来骗。”他说,在工地管理中,遇到过工友遭遇电诈。

为了提高大家的反诈意识,他已经在辖区工地里搞了十多场反诈讲堂了。工友们的时间有限,反诈讲堂都是在晚上开的,“我的年纪跟不少工友差不多,他们愿意听我讲。”

每次,“彪哥”的反诈讲堂开课前,他都要在所里或者去街道“薅点羊毛”,“像挂历啊,手摇扇这些,我去要来,然后发给工友们,跟他们互动也发点小奖品。”他说,一来一去,工友们就听进去了。

傅国彪“薅”来的扇子。

最近,“彪哥”向街道为工地工友们争取了三场露天电影的机会,“到时候请大家来看电影,我还去‘薅’来了一麻袋有反诈元素的扇子,就放在办公室里。”

“我觉得平安工地管理工作室就像是一座桥梁,一头是工友,一头是整个辖区的居民和管理者。”傅国彪说,工友们为浦沿乃至滨江的发展做了贡献,就应该被温柔对待。

挂在“彪哥”办公室里的锦旗。谢春晖/摄

两天前,浦沿派出所收到了一面从外地寄来的锦旗,上面写着“赠傅警官”。“他们离开杭州前,跟工地工友发生了点纠纷,我们帮忙把纠纷处理了。”“彪哥”摸了摸锦旗,笑了。“工友们真的是一群很可爱的人。”

记者手记:

“彪哥”把工友当亲人一样对待。

他会为给工友们“薅”来一麻袋扇子暗爽,也会为工友被电诈而直拍大腿喊“糊涂”。

两鬓已斑白的他,依旧在为工地里的工友们操心。

他说,“我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我能体会他们的努力和打拼是为了什么?”

我们为曾经办过大案、要案的刑警傅国彪叫好。也为如今为工友权益、安全而奔走的“彪哥”鼓掌。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我来社区串个门
相关新闻
我在社区串门vlog|暑托班里的“共享妈妈”,她们是谁?
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