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墙内的目光渴望温暖,当迷途的心灵亟需指引,云和县以亲情为纽带,搭建起一座连接监狱与社会的“心桥”。
近日,一场跨越高墙的亲情帮教活动,让云和籍服刑人员蓝某的改造迎来重要转折。这不仅是一次教育帮扶的成功实践,更是云和县深化监地协作、完善刑罚执行一体化机制的创新探索,生动诠释了司法温度与社会关怀的深度融合。
三方联动,筑牢帮教“信息基石”
监地协作的效能,始于信息的无缝对接。为让帮教活动精准发力,云和县司法局主动与之江监狱对接,深入了解蓝某的服刑表现、思想波动及改造难点。
与此同时,云和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联合乡镇、村社力量,走进蓝某家中,与他的母亲、子女和村组干部促膝长谈,全面掌握其家庭结构、经济状况、情感维系及存在的实际困难。
通过建立“监狱-地方-家庭”三方信息互通机制,为后续精准帮教奠定了坚实基础。地方部门还积极引导家属通过书信、亲情电话等方式,持续传递家庭关爱,让家庭成为支撑他改造的 “精神支柱”。
通讯员供图
精准研判,定制矫治“专属良方”
针对蓝某存在“不认罪认罚”的思想症结,云和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充分发挥监地协同优势,组织专题分析会,邀请家属、乡村干部以及专业心理咨询师共同参与,围绕其成长轨迹、职业技能、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方面展开深度研判。
同时,基于监狱提供的行为记录和地方收集的背景信息,联合定制个性化谈话帮教方案,明确以亲情唤醒、心理疏导、价值观重塑为核心的矫治路径,确保帮教措施有的放矢、因人施策。
亲情破冰,点燃改造“内生动力”
在监所帮教现场,蓝某与久违的母亲、孩子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亲人的殷切期盼、不离不弃的守候,以及乡村干部传递的家乡关怀,成为最有力的情感冲击和正向激励,融化了蓝某心中的坚冰。
云和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工作人员适时介入,引导他理解家人的不易与期待,帮助其舒缓内心郁结。
面对面的亲情力量,使蓝某真切感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接纳与支持,成功点燃其积极改造、重获新生的内在希望。帮教结束时,蓝某深受触动,明确表示将为了家人、为了不辜负社会的关心,真诚认罪悔罪,积极投入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回报家庭。
闭环接力,铺就回归“阳光坦途”
此次亲情帮教并非终点,而是蓝某回归社会的 “起跑线”。
云和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联动民政、教育、人社等部门,为他着手规划刑释后的刑释后的安置帮教预案,在就业帮扶、技能培训、社会融入等方面提前介入,确保 “墙内”改造与“墙外”帮扶的无缝对接。为其顺利回归社会铺路搭桥。
机制创新,打造帮扶“云和样板”
此次帮教活动,是云和县深化监地协作、完善刑罚执行一体化机制的生动实践。
通过前置信息互通、深化个案研判、强化亲情纽带、延伸帮教链条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帮教工作向精细化、人性化升级。
未来,云和县将持续提升帮教质量、预防再犯、促进社会稳定,不断探索完善“监地协同、家庭参与、精准矫治”的帮扶新机制,丰富帮教内容与形式,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云和样板”,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温度与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