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双腿肿胀、渗液不断,3年花光积蓄也没找到病因……这种肿瘤擅长伪装

    潮新闻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李文芳 张冰清 乐小舟2025-07-08 23:31全网传播量1.7万
    00:00
    00:00
    01我国淋巴瘤发病率逐年提升,目前约为5%-6%。浙大邵逸夫医院每年诊疗三四千例淋巴瘤患者,不少患者确诊治疗走弯路,需一站式诊疗和全程管理。
    0230多岁马女士双腿肿胀三年,跑多家医院未找到病因,在浙大邵逸夫医院确诊罕见B细胞淋巴瘤,经免疫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已结束治疗3年,生活重回正轨。
    0320多岁男孩持续高热,在外院被误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无果。后经浙大邵逸夫医院研判,确诊为霍奇金淋巴瘤,针对性治疗后预后良好。
    04浙大邵逸夫医院创新开设疑难淋巴瘤多学科门诊,集结十大核心科室,打造全维度诊疗矩阵。今年3月成立淋巴瘤诊治中心,推动多学科协作和精准治疗。
    05淋巴瘤早诊早治是提高治愈率关键,常见发病部位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不明原因消瘦等症状需及时排查。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开栏语:医学殿堂中,每一束无影灯照亮着不同的生命战场,现代医学越来越强调"专精",每个专科都在自己的领域深耕出"独门绝技",这是医生们数十年如一日淬炼的结晶,也是众多患者重获新生的密钥。我们为此开出“术有专攻”专栏,解码精进的技术如何守护生命健康。  

    从发病到确诊淋巴瘤,30多岁的马女士(化名)用了近三年时间,“双腿肿了好多年,跑了北京、上海好多医院,都没找到病因。”

    因为发病隐匿、善于伪装,淋巴瘤很容易被误诊,但另一方面,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提升,目前约为5%-6%。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每年诊疗的淋巴瘤患者有三四千例,血液内科主任张瑾接诊过不少像马女士这样的患者,“不少淋巴瘤患者从确诊到治疗都会走很多弯路,对他们来说,非常需要一站式的诊疗和全程的管理。”

    散尽家财,三年也没找到病因

    第一次在诊室见到马女士的时候,连经验丰富的张瑾内心也咯噔了下:对方两条小腿肿胀得皮肤发亮,不断有液体渗出,眼看着一滴滴落到诊室地板上。

    马女士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快三年,她跑遍了北京、上海各大医院,始终没有找到病因。她本来是做生意的,因为这个病,生意也荒废了,几乎散尽了多年的积蓄。

    在仔细看了马女士多年的诊断资料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后,张瑾怀疑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淋巴瘤。

    “是一种直觉,觉得非常像。”张瑾的初步判断依据的是多年的临床经验,有据可循,“她血液里检测出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比较高,在一些淋巴瘤患者中,会有类似的提示。”

    在多次骨髓穿刺后,马女士最终确诊为一种罕见的B细胞淋巴瘤,继发淀粉样变性和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找到病因后,我们给她进行了免疫治疗,双腿肿胀、渗液很快就消失了,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张瑾说。

    目前,马女士已结束治疗3年,定期回医院复查。她又重新开始做生意了,生活渐渐回到正轨。

    医院供图  患教学习

    20岁男孩高热不退,原来是误诊

    由于淋巴系统遍布全身,所以淋巴瘤也可能累及全身多个器官,除了头发、指甲,身体其他部位都可能发现淋巴瘤。

    浙大邵逸夫医院血液内科周峰平副主任医师形容确诊淋巴瘤的过程,“就像在破案。”

    周峰平曾接诊过一位20多岁的男孩,持续高热40多度。

    “发热是淋巴瘤比较常见的症状,他一开始在外院被确诊为淋巴瘤中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但是治疗一段时间后,高热一直下不来。”

    周峰平和同事仔细研判后认为,男孩的高烧是因为错误判断了淋巴瘤的类型,“真正的淋巴瘤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以至于出现了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噬血细胞综合征。”

    处理好噬血细胞综合征后,男孩的病情有了缓解,再一次病理结果提示,他患上的其实是霍奇金淋巴瘤。

    患者家属写下的感谢信  医院供图

    “这两种淋巴瘤有一些共性,还挺容易被误诊的。”周峰平记得,针对性治疗后,男孩的高热立刻被控制,随后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又接受了自体干细胞移植,预后良好。

    张瑾形容淋巴瘤非常“狡猾”:它有时候像天女散花一样,散布在骨髓里;有时候“藏”在血管里,看不见、摸不着。“有时B超和磁共振也很难定位病灶,骨穿一次也未必能穿得到,它的确诊靠的就是医生的经验和韧劲,一点点去排查。”

    张瑾接诊过很多位累及到血管内的淋巴瘤患者,就是这样抱着不放弃的心态,最终找到“证据”。

    医院供图

    全程管理和“一站式”服务都很重要

    正是因为淋巴瘤的难诊难治,浙大邵逸夫医院先是创新开设疑难淋巴瘤多学科门诊,集结全院包括血液内科、放疗科、普外科、肿瘤外科、感染科、风湿免疫科、病理科、放射科、核医学科、生殖医学中心在内的十大核心科室,打造全维度诊疗矩阵,抽丝剥茧,破解淋巴瘤漏诊误诊的困局,为患者制定“一人一策”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今年3月份,医院又成立淋巴瘤诊治中心,进一步推动多学科协作和精准治疗。

    “因为淋巴瘤会在全身各处发病,所以很多患者在最终确诊前,会辗转多家医院的多个专科,延误时间。”张瑾表示,淋巴瘤诊治中心依托医院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可以开展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自体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内的综合治疗体系。

    在张瑾看来,多年前,提起淋巴瘤,很多人都觉得是“绝症”,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当下淋巴瘤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患者的生存率在提高,“所以,对淋巴瘤患者要进行全程管理:药物使用、心理疏导、护理随访等都要精细,这些都会延长生存期。”

    和所有癌症一样, 早诊早治是提高淋巴瘤治愈率的关键手段。

    “淋巴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如果这些部位有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两周不退的;以及出现不明原因消瘦、皮肤瘙痒或者晚上睡觉盗汗等,都要及时到医院排查。”张瑾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术有专攻|解码那些守护生命健康的"独门绝技”
    共潮抗癌智库扩容升级,全癌种全覆盖全省联动
    相关新闻
    IT男长期伏案腰椎间盘突出怕开刀,这么做,半年的疼痛麻木“神奇”消失
    致命伪装!73岁大伯“雾里看花”,元凶竟藏在脑子里
    这种肿瘤无症状,很凶险!63岁大伯想治腿,意外被救命!
    夏日撸串当心“夺命胰腺炎”!死亡率高达30%,30岁小伙如何获救?
    67岁阿姨体内抽出奶茶样汁水!医生提醒:不是所有肚子痛都是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