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视觉中国
7月8日,甘肃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天水市麦积区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经侦查,幼儿园园长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同意该园后厨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稀释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7月3日凌晨,公安部门将其藏匿的剩余颜料查获。经检验,查获颜料含铅(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
此次天水培心幼儿园铅中毒事件令人震惊。谁能料到,这家收费不菲的幼儿园,竟会用有毒的彩绘涂料做食物?颜料是孩子们用来描绘对美好世界的想象,不该被黑心商人拿来做成诱饵。孩子们用颜料画出纯洁的世界,而这家幼儿园从园长、投资人到厨师,却用颜料画出一颗颗黑透了的心,画出肮脏的灵魂。
天水市公安局局长郭庆祥接受央视采访,介绍案件的侦办进展时这样说:涉案幼儿园园长、投资人为进一步扩大生源,增加收益,同意后厨人员购买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并使用......对于“扩大生源、增加收益”这一目的,网友不禁愤怒质问:这到底是什么脑回路?这是拿孩子当什么呢?用十二个字形容该幼儿园负责人的做法,那就是: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丧尽天良!
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要求幼儿园的食品安全保障,首先由园方进行日检、周检、月检。可没想到就在这第一关,执行者自己就被利益熏黑了心。普通人就能判断出来,将这样的颜料加入食品,孩子们吃了岂会不中毒、不受伤?这种行为,和故意投毒又有什么区别?
当然,园长、投资人此等行为背后的动机到底是什么,真的只是为了让食品更好看、吸引孩子、扩大生源吗?这有待调查组进一步释放信息。因为从常识看,这么做代价和收益完全不成比例。
此次事件也暴露出当地在公共食品安全监督方面存在的短板和漏洞。目前,当地有关部门面对如潮的质问,至今没有拿出对涉事幼儿园本应有的日常食品安全检查等记录。这让人不解:在这么长时间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到底干嘛去了?据媒体报道,实际上早在去年5月就有家长查出孩子出现血铅异常,暑假在家休养后指标已回归正常,但一上学就又有问题了。园方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用有毒颜料制作食品,此间监管部门到底是如何履行检查检验职责的?到底有没有按照法律要求对幼儿园的食品安全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又到底是哪些环节在“漏毒”?这些都需要调查组深挖下去,尽早给社会一个交代。
涉事的这家“高端”幼儿园,想必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亮丽的。但这只是一种标签和符号而已。这种表面的亮丽,瞬间被这离谱的安全事件击得粉碎。当监管变成徒有虚名的纸面文章,作恶的黑手自然就会得逞。
每个孩子的健康都不该成为疏忽的代价,更不该被别有用心之人伤害。让常态化、制度化、阳光化的监督深入幼儿园,是避免更多孩子遭受食品安全威胁的必须手段。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