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台风。这很有可能是今年正面登陆浙江的首个台风。
台风“丹娜丝”7月7日凌晨前后在我国台湾登陆后,携风裹雨,一路北上。7月8日中午时分,“丹娜丝”的七级风圈已经覆盖温州、台州,降雨分析图也显示未来24小时部分地区降雨量的图标也已经呈深色状态。
风雨天,各地“一线总指挥”在干啥?
台风即将到来,风雨就是命令。7月7日,浙江召开4号台风“丹娜丝”防御工作视频调度会,沿海相关县(市区)也都召开了工作部署会。
从相关县(市区)发布的信息看,各地按照省里部署会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对防台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再推进。乐清、温岭、玉环等地在部署防台工作时表示,要克服麻痹思想、精神懈怠和侥幸心理,压紧压实防台责任,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形成“早、快、顺、细”工作闭环,遇到突发情况果断决策、相机处置,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台风汛情的不确定性。
“丹娜丝”登陆前,相关县(市区)的“一线总指挥”还带队到基层检查防台情况,在风雨中走码头、看水库、访农户,抢补短板、抢抓落实,抢在台风影响到来前做好各项准备。
看渔船回港——
渔船回港避风是防台期间的基本操作了,沿海各地在台风来临前都会做好回港避风措施。7月7日,温州龙港市委书记何宗静专门到新美洲码头检查,她仔细询问了船舶回港避风、锚泊加固措施和台风期间值班值守等情况。她表示,要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统筹抓好船只归港避风、锚泊加固、海涂作业人员安全避险等工作,严禁渔船私自出海作业;要加强宣传引导,及时精准预报预警,多形式多渠道向渔民和码头作业人员实时通报台风信息;要加强值班值守,加大对码头全域的巡查力度,一旦出现险情能迅速响应、高效处置,牢牢守住海上“第一道防线”。
看山塘水库——
内陆地区的山塘水库在台风中一直是关注的重点,确保山塘水库安全也是这些地方的重中之重。温州泰顺县委书记丁熠锋现场察看主坝等设施,详细了解水库安全运行、防汛备汛、水位调度等情况。他要求密切关注风情雨情水情变化,加强现场管理和监测,进一步强化水库科学调度和泄洪安全管理,抓好排查整治,优化统筹调度,不断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综合能力。
看地质灾害点——
在台风带来的大量降雨后,地质灾害点容易诱发险情,隐患可能变明患,各地对地质灾害点也非常重视。台州玉环市委书记周阳实地督导检查防台防汛工作落实情况,就地质灾害防范等作出具体部署,他还特地察看了玉城街道石井社区边坡治理点,对玉环全市地质灾害点、老旧边坡、在建工程进行再排查、再加固,确保不留死角。在温州龙湾区龙东村一处不稳定斜坡风险防范区,龙湾区委书记夏禹桨认真了解地质灾害点治理情况,仔细询问隐患排除情况。他要求相关部门、街道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点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巡查排查力度,对高风险区域要严格落实“人防+技防”措施,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看安置避灾点——
台风来时往往需要启用避灾点,近几年除了部分群众需要转移到避灾点外,重大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等新的群体需要转移至避灾点。温州乐清市委书记徐建兵察看了仙溪镇级避险安置点的避险安置工作准备情况,并详细询问防台措施落实等情况。他要求属地乡镇要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和雨水情况变化,及时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加强避险安置点安全管理,提供暖心服务保障,让群众避灾更加安心舒心;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临水临崖路段、高风险区域的巡查,科学精准做好防范应对准备。
防台经验千万条,科学防台第一条。浙江是台风多发地区,每年都会有台风登陆,这些年不断完善科学防台经验。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浙江各县(市区)的“一线总指挥”正按照科学防台的要求,牢牢守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一底线,防台工作有条不紊,把台风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打了一次次防台硬仗。
面对“丹娜丝”,“一线总指挥”又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