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中国AI开源阵营持续扩容:请相信开放的力量

    潮新闻 特约评论员 佘宗明2025-07-08 06:32全网传播量14万
    00:00
    00:00
    01近日,华为正式宣布开源盘古多参数模型及推理技术,百度同步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10款模型,中国AI开源阵营持续扩容,自今年1月DeepSeek开源R1模型以来,多家企业开启“开源模式”,有助于增加中国AI开源生态的繁荣度与协同性。
    02中国科技企业正从全球技术开源受益者变为反哺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开源成为技术开放性策略,与封闭模式相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称开源历经40余年发展已成为全球信息技术演进的核心动力。
    03硅谷在生成式AI浪潮中失去“开源信仰”,如OpenAI、Anthropic选择闭源,Meta开源大模型也有所保留,而DeepSeek、阿里巴巴和百度们将源代码、数据集和技术细节全公开,带来中国AI大模型接连开源的链式反应。
    04美国将AI视作控制工具,科技企业受资本驱动催生闭源生态;中国将AI当做共享资源,依托顶层设计构建开放生态,开源能降低技术门槛、推动实体经济融合,闭源能以垄断优势换取盈利闭环,开源则用开放共享换来协作生态。
    05开源模型能加速AI技术发展进化,提升AI系统的透明度和安全性,汇聚全球智慧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带动全球AI产业共同进步,开源模型的表现正快速追赶上闭源模型,中国AI大模型能力跟美国的差距持续缩短。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图源:人民日报

    又有两家科技巨头想“开”了。据媒体报道,近日,华为正式宣布开源盘古70亿参数的稠密模型、720亿参数的混合专家模型和基于昇腾的模型推理技术,百度也宣布同步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10款模型。

    华为和百度加入“开源者联盟”,无疑是中国AI开源阵营的持续扩容:自今年1月DeepSeek用高性能开源大模型R1惊艳四座以来,中国科技企业就在全球掀起了AI开源浪潮——阿里、腾讯、智谱、月之暗面等企业都开启了“开源模式”。而今,在AI领域均有全栈布局的华为和百度也摁下“开源按钮”,显然有助于增加中国AI开源生态的繁荣度与协同性。

    开源成为中国AI大模型厂商的“公约数”,未尝不是个标志:中国科技企业正从之前的全球技术开源受益者,变为开源反哺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开源就是技术维度的开放性策略,它跟封闭犄角相对。开源软件运动旗手埃里克·雷蒙德曾有过形象比喻:封闭的软件开发模式如同建教堂,由少数建筑师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设计构建,开源则如同众人协力打造热闹集市,软件开发是公开的、去中心化的、演进式的。

    无开源,不协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说过,开源承载着知识共享与科学开放的精神,历经40余年发展,已成为全球信息技术演进的核心动力。

    可在这轮生成式AI巨浪席卷而至后,有个明显的迹象就是:硅谷似乎已失去其存续多年的“开源信仰”。

    曾推出ChatGPT的OpenAI,在GPT-3后就选择了闭源,打出的旗号是保障模型的安全性与可控性;从OpenAI“分家”成立的Anthropic,从一开始就是走闭源路线。就算被视作美国开源扛把子的Meta旗下的Llama大模型,开源时也有所保留地加入了若干条“防友商条款”。

    单从前两年看,硅谷凭着闭源模式限制技术扩散、算力堆砌抬高追赶壁垒、垄断优势获得高昂商业利润,俨然已写好全球AI竞赛剧本的结局——直到2025年1月DeepSeek-R1问世。

    在OpenAI被调侃为CloseAI之际,DeepSeek成了许多人眼中真正的“OpenAI”。也是它,带来了中国AI大模型接连开源的链式反应。

    如果说OpenAI的做法相当于掌握武功秘籍后将它锁在宝箱里,再从“专利授权”中获取巨大商业利益,Meta的做法就形同于将秘籍公开,但仍留了些后手,那DeepSeek、阿里巴巴和百度们将源代码、数据集和技术细节全公开的做法,就好比是不光把好功夫传授出去,还手把手教人练武,方便其尽早入门。

    对于个中差别,美国专栏作家艾那·唐根那句话说得挺好:美国将AI视作一种控制工具(如同核技术),中国则将AI当做一种共享资源(如同电力)。

    中美AI产业在开源与闭源策略上的分野,背后是发展逻辑的根本差异。

    有人曾如是总结:美国科技企业受资本驱动,科技大厂与VC的盈利诉求催生了“技术垄断-高价变现”的闭源生态;中国则依托顶层设计(打造了多个国家级AI开放创新平台,提供开放访问、共享算力资源),以“技术平权+产业协同”为核心理念,通过政策赋能构建开放生态,让开源成为降低技术门槛、推动实体经济融合的基础设施。

    闭源确实能以垄断优势换取盈利闭环,但开源能用开放共享换来协作生态。GitHub技术论坛里就流传着一句话:当你慷慨打开技术大门时,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都会带着礼物来敲门。

    这不是无谓之谈。一方面,开源模型将底层能力公开后,开发者可免费下载权重自行部署,进行“二次创作”,在不同行业和场景中微调形成专用版本,灵活适配性大大增强,他们共同分享工程经验,参与技术路线试错,会加速AI技术发展进化;另一方面,由于开源模型提升了AI系统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外部研究者可以深入“解剖”模型,及时发现偏见或漏洞并共同改进。

    很大程度上,开源的价值就体现在能汇聚全球更多人的智慧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再将成果普惠所有人上,意义就反映在将自己走过的路公布出来,让其他人少走弯路,快速收敛到最优路径,最终带动全球AI产业共同进步上。

    正因打通了“开源-创新-迭代”的增强回路,开源模型的表现正快速追赶上闭源模型,中国AI大模型能力跟美国的差距持续缩短。DeepSeek爆火后,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说,是开源战胜了闭源,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反思“我们一直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必须重新思考开源策略。”

    着眼现实看,闭源与开源在科技角力层面的价值指向,对应的分别就是霸权与平权。前者意在通过关起门来,将追赶者拦在技术高墙外面,形成独占优势便于商业转化,后者则是想打开门来,用开放协作建立生态护城河。

    华为百度开源,其实就是头文字“中”的科技企业们开放立场的赓续式表达:要继续以开源促创新,以普惠谋发展,用开放促开放,让开放的价值朝着普惠的方向持续溢出。

    时间一再证明并还将继续证明:开放,也是面向未来的重要竞争力。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文明的真谛,都不是把技术锁在黑箱,而是让技术像野火般燎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