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后这个症状别大意!女子腿肿10天后突发致命肺栓塞

潮新闻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方丽 王理锋2025-07-08 05:05全网传播量60.4万
00:00
00:00
016月初,50岁王女士左下肢受伤,静养10多天后左腿水肿加重未被重视,次日突发胸痛等危急症状,被送至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急诊科,经紧急抢救9分钟后恢复自主心跳,确诊为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02急诊团队快速精准诊断,发现王女士两肺动脉主干及分支被血栓堵塞,心脏超声显示右心增大、三尖瓣反流,下肢静脉超声显示左下肢腘静脉内血栓形成,随后果断泵入溶栓药物。
03王女士在急诊室生命体征稳定后,被转入重症医学科,经脑保护、肾脏替代治疗、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治疗,现神志转清,恢复良好,已转入普通病房。
04王女士的“血栓之旅”起点为左下肢外伤导致活动受限、血流缓慢淤滞,形成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流抵达肺动脉,堵塞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导致急性肺栓塞爆发,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05杭州市一医院桐庐医院专家提醒,外伤后活动受限是血栓形成高危因素,即使能“走路”或“日常活动”,只要肢体活动明显减少或受限,血流速度减慢,就极易形成血栓,下肢出现肿胀等异常需高度警惕。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6月初,今年50岁的王女士(化名)不慎左下肢受伤,虽然疼痛且活动稍受限,尚能日常活动。在家静养10多天后,她感到左腿的水肿加重了——这,本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危险信号!但未引起重视。就在第二天,王女士突发剧烈胸痛,随即意识丧失、口唇青紫、四肢僵硬!生命危在旦夕。

王女士被120紧急送至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急诊科。急诊团队火速投入战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持续胸外按压、使用抢救药物……约9分钟后,王女士恢复了自主心跳!

快速精准的诊断是救命的关键!急诊团队为王女士紧急完善检查:“沉默杀手”浮出水面:急性肺栓塞!

肺动脉CTA: 明确显示两肺动脉主干及分支被大量血栓堵塞——确诊急性大面积肺栓塞(PE)。心脏超声: 右心增大、三尖瓣反流——心脏正因肺部血管堵塞而“不堪重负”!下肢静脉超声: 直击病源——左下肢腘静脉内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DVT)!

面对随时可能再次夺走生命的肺栓塞,时间就是生命!急诊团队果断为患者泵入溶栓药物。 

在急诊室成功稳住生命体征后,王女士被迅速转入重症医学科(ICU)。经过重症医学科团队精心的脑保护策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流动力学监测等精准容量管理,目标导向输注凝血因子,呼吸支持,规范化抗凝等治疗,王女士现已神志转清,恢复良好,转入普通病房。

医院供图

王女士的经历,清晰勾勒出一条致命的“血栓之旅”。

起点(深静脉血栓形成): 左下肢外伤 > 活动受限> 血流缓慢淤滞 >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 腿部肿胀加重是血栓形成或增大的关键信号!脱落与迁移:血栓脱落 > 随血流经心脏> 抵达肺动脉。终点(肺栓塞爆发): 血栓堵塞肺动脉主干及分支> 急性肺栓塞> 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心跳骤停!

图片

医院供图 患者家属表达感谢

杭州市一医院桐庐医院专家提醒,外伤后活动受限是高危因素之一, 即使患者仍能“走路”或“日常活动”,只要肢体因外伤(骨折、扭伤、软组织损伤等)导致活动明显减少或受限,血流速度减慢,就极易形成血栓!下肢(尤其单侧)出现肿胀、疼痛、皮温升高、肤色改变(发红或青紫),特别是在原有外伤基础上加重或新出现,必须高度警惕。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22岁女子为何突发致命肺栓塞
69岁大伯肠胃不舒服,一查脑梗了!
外卖小哥意外倒地,自行挣扎起来到医院后陷入昏迷!危及生命之际……
胸痛好几天,还没来得及看医生,大伯心跳骤停!他们展开了一场生死救援
“黄豆”惹大祸 20岁小伙膝盖秒变80岁,元凶竟藏在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