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快递员热痉挛,78岁老人热射病昏迷,急诊医生提醒:警惕致命中暑

潮新闻 记者 刘千 通讯员 张煜锌 陈瀛2025-07-07 07:23全网传播量32.8万
00:00
00:00
01近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科连续接诊两位重症中暑患者。28岁快递小哥小马患热痉挛,因大量出汗仅补水致钠丢失,经及时补液、降温治疗后缓解。
0278岁张大伯因空调故障患热射病,昏迷时体温达40.5℃,经紧急处理后体温下降、神志清醒,目前正在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
03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危重症医学中心兼急诊医学科主任韩芳提醒,高温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做好防暑工作,家中老人出现不明原因高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04浙江省中山医院急诊科主任李刚强调,热射病属于重症中暑,典型症状为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如不及时救治预后极差,50周岁以上患者死亡率达70%左右。
05身边有人中暑,第一时间急救很关键,可将其转移到凉快通风处,脱去多余或紧身衣服降温,有条件可物理降温,昏迷抽搐患者需将头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通畅。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滚滚热浪下,中暑的患者明显多了起来。近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科就连续接诊了两位重症中暑的患者。

28岁的快递小哥小马(化名)来院时四肢肌肉不自主的痉挛且伴有疼痛,这是重症中暑的一种,叫做热痉挛,常发生于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时,大量出汗且仅补水者。

急诊科医生翁银燕发现,尽管小马的单位也有相应暑季作息调整,但因为其在杭州市西湖区工作,大部分为旧小区、楼梯房,出汗多,虽然他在工作时也有大量饮水、补充水分,也不幸中招。

“热痉挛的发生可能与钠丢失有关,不是仅补纯水就可以了,要及时补充盐分和电解质水,避免体内电解质紊乱。”翁银燕解释。

不过,好在年轻,小马在快速予以补液、降温等精准治疗后不适症状得到了迅速缓解。

来源:视觉中国

另一位78岁的患者张大伯(化名)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空调突然故障,而维修师傅迟迟未到,他只能依靠电风扇散热,最终导致了热射病,在家中昏迷时体温高达40.5℃,情况十分危急。 

入院后,翁银燕对其采取了冰盐水等降温措施,并排除了其他可能导致昏迷的疾病。经过30分钟的紧急处理,张大伯的体温下降至38.9℃,神志逐渐清醒。目前正在病房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危重症医学中心兼急诊医学科主任韩芳提醒,高温天气建议大家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要做好防暑工作,家中老人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头晕、乏力、大量出汗、晕厥等症状,就要考虑中暑的可能,要及时就医。 

浙江省中山医院急诊科主任李刚也强调,热射病属于重症中暑,其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三联征。高热时,患者体温显著升高,皮肤摸起来烫手;无汗是由于汗腺功能衰竭;意识障碍则包括不同程度的嗜睡、昏迷等,严重者还会出现谵妄、抽搐等症状。

“热射病进展迅速,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 50%以上,对于50周岁以上的患者来说死亡率甚至达到70%左右。因此,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必须迅速采取措施,及时送医治疗。”他提到此前接诊的一位高龄患者,因为省电未开空调,屋内十分闷热潮湿,家属发现其昏迷后拨打120送医,当时体温高达42℃,即便入院积极救治后,各个脏器仍然受到不可逆的损伤,尤其大脑功能已经丧失,在EICU住了很长一段时间,非常可惜。

身边有人中暑了,第一时间进行急救也非常关键,在就医之前,我们可以这么做:首先,第一时间把中暑者转移到凉快通风处;第二,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给患者降温;第三,有条件最好赶紧物理降温,用冷水毛巾反复擦拭全身;对昏迷抽搐患者,将头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通畅,防止误吸。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高温持续,小心被热倒
相关新闻
梅雨季警惕中暑!有人在骑车时突然晕倒,一查是热射病
爱得太激烈“啪”一声差点没命!这种凶险急症梅雨天高发
身体出现的细微变化很可能是疾病信号!夏天到来,更要引起重视
夏天出现低钾是正常情况吗?医生提醒,高血压人群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