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连用5天网购版三伏贴,女子后背烂了!医生:警惕“治病”变“致病”!

    潮新闻 记者 隋雪 通讯员 农凤连2025-07-07 06:11全网传播量17.9万
    00:00
    00:00
    01每年盛夏是冬病夏治黄金期,“三伏贴”迎来高光。杭州邱女士网购“经济版”三伏贴,连续敷贴5天后哮喘加重、后背起水泡等,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诊断为过敏体质且网购药膏成分不明、穴位错误致“治病”变“致病”。
    02三伏贴并非“万能”安全,能为体质阳虚等人群带来福音,对多种呼吸科慢性病有缓解效果,但非“人人适用、随便一贴就见效”的神药,需“辨证选穴”,不同人、病所用药物和穴位不同。
    03贴敷过程注意事项多,期间要忌烟、酒等食物,远离空调;贴敷后皮肤反应不同处理方式不同;儿童贴敷时间短,要避免大量出汗。此外,部分人群要慎用或禁用三伏贴。
    04今年三伏贴贴敷时间明确,头伏加强贴7月10日至20日,初伏7月21日至29日,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8月9日至18日。
    05医生提醒,冬病夏治是好事,但三伏贴一定要在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选穴、规范贴敷。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每年盛夏,都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期,“三伏贴”作为中医传统特色疗法,也迎来了一年中的“高光时刻”。然而,杭州的邱女士最近却因网购三伏贴,险些酿成大祸。

    56岁的邱女士患支气管哮喘多年,听信网络广告后自行购买“经济版”三伏贴。连续敷贴5天后,不仅哮喘急性加重,后背更出现大片水泡、红肿溃烂,疼痛难忍。无奈之下,邱女士前往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针推科医生毛礼才诊断,邱女士是对三伏贴过敏,才导致了皮肤反应和哮喘发作。好在经过系统治疗,其病情得以控制。

    “邱女士属过敏体质,网购药膏成分不明、穴位选取错误,直接导致‘治病’变‘致病’!”毛礼才指出,三伏贴并不像网购商家宣传的那样“万能”又安全。随着人们对中医调理养生的重视,三伏贴确实能为体质阳虚、易感风寒、抵抗力低的人群带来福音,对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呼吸科慢性病有缓解效果,能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但它绝不是“人人适用、随便一贴就见效”的神药。

    图源:视觉中国

    毛礼才介绍,“三伏贴”讲究的是“辨证选穴”。它主要通过在人体穴位贴敷药物发挥作用,而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所用药物和穴位都大不相同。就拿慢性咳喘属阳虚寒饮型患者来说,这类患者受凉后易诱发咳喘,秋冬季节反复发作,所以三伏贴配方中多使用辛温发散药物,调动人体阳气祛病,穴位则一般选用肺俞、天突、膻中、关元,足三里等,相互配合达到宽胸理气、祛痰化瘀、补益肺气的效果。其他疾病的穴位选取也各有独特之处,绝非简单按照说明书就能操作的。

    除了选穴有讲究,贴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也不少。贴敷期间,烟、酒、生冷、油腻、辛辣、油炸食物统统要忌口;而且贴敷时要远离空调,因为皮肤遇冷毛孔收缩,会影响药物渗入和经络传导。贴敷后,皮肤也可能出现各种反应。轻微发红、微痒,及时揭去即可;要是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必须马上取下药膏,切不可抓挠、擅自涂药,一般可自行痊愈。儿童贴敷更要小心,时间比成年人短,还要避免大量出汗。此外,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破溃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妊娠期妇女、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患有“热性”疾病的人群,还有婴幼儿、皮肤过敏、处于疾病急性发热期的人群,都要慎用或禁用三伏贴。

    据悉,今年三伏贴的贴敷时间,头伏加强贴为7月10日至7月20日,初伏7月21日至7月29日,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8月9日至8月18日。医生提醒,冬病夏治是好事,但三伏贴一定要在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选穴、规范贴敷。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有人如厕要一小时,有人泻药要加量,马桶上的“临门一脚”,为何总是踢不出去?
    来自医生的追剧提醒:“长安的荔枝”虽美味,也得小心“荔枝病”
    用荔枝壳煮水真的能去火吗?消化科医生的解答来了
    《藏海传》离奇剧情成真?医生紧急提醒:出现幻觉及时就医!
    又到了吃藕的好季节,是选嫩藕还是粉藕?中医这样说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