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杭州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杭城热浪来袭,却未阻挡市民的献血热情。
7月4日,车身绘着“红细胞”人物形象的献血车开进西湖区行政服务中心,“热血传情 爱你爱我”——我为七一献热血主题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前来。
“请问是直接来车里献血吗?”一位年轻的女子在车外张望。潮新闻记者细问得知,张女士是西湖区卫生监督所的一位献血“新人”。“趁着自己还年轻来献血,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张女士表示,今年春季也有一次献血活动,当时自己在生理期遗憾错过。
现场浙江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受暑期学生群体放假、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街头献血量减少,但临床用血需求依然存在。每一次无偿献血,都可能挽救一个生命。
活动现场也有不少“资深”献血人士,西湖区翠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杨护士就是其中一员。
“以前在医院实习时,看到很多患者临床上有用血需求。”这让她萌生了定期献血的想法,如今献血已成为她“雷打不动”的习惯。今天是她第九次献全血,而她的丈夫同样是一位无偿献血者。杨护士萌生了一个想法,希望能在结婚纪念日那天,和爱人一起完成这件有意义的事。
刘先生是企服中心的一名党员,同样坚持无偿献血很多年,从学生时代到2023年来杭工作,这份爱心善举从未间断。“基本都是和同学、同事结伴一起。”去年,刘先生和朋友一同相约,在省血液中心捐献成分血。“成分血捐献需要先将血液分离,再将部分成分回输体内,流程与全血捐献不太一样,预约的人也很多,恢复周期也更短。”每年7月,刘先生都会特别关注单位附近开展的献血活动。“就在公司旁边,参与起来特别方便。”他表示。
潮新闻记者从杭州市西湖区卫生健康局获悉,西湖区深入村居、社区、学校、企业等机构开展“热血致青春”“世界献血者日”“我为七一献热血”“天使血缘”等主题活动,普及无偿献血知识,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2025年上半年西湖区组织团体献血活动46场,有3423人成功献血,共计献血909606毫升。西湖区积极行动,目前已建成骆家庄文新献血屋和西溪龙湖天街献血点2个固定献血点,方便居民就近献血。
延伸阅读——
什么人可以献血?
年龄: 18-55周岁(多次献血者可至60周岁) ;体重:男子≥50kg,女子≥45kg;血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60mmHg≤舒张压<90mmHg;脉压差:≥30mmHg;脉搏:60-100次/分,高耐力运动员≥50次/分。体温:正常。
哪些情况延期献血?
妇女经期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未满六个月;感冒、急性肠胃炎病愈未满一周;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半月内拔牙或小手术者;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献血对身体的影响有哪些?
促进新陈代谢:献血后,体内血细胞数量暂时减少,这会刺激骨髓加速造血,产生新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这一过程有助于保持血液成分的活跃和健康状态,促进血液的自我更新和调节能力。
降低血液黏稠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成分可能会增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献血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血细胞数量,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和心血管疾病。
引发短时间虚弱:献血会导致体内一定量的血液流失,可能会引起血压暂时下降,导致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的供血相对不足。这可能会使献血者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但一般来说,身体会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调节恢复正常。
穿刺部位疼痛:献血时使用的针头较粗,会对血管和周围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引起穿刺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感。此外,如果献血后按压不当,还可能导致局部出血和淤青。
贫血:对于本身存在贫血问题或身体虚弱的献血者,大量献血可能会加重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