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罕见!主动脉夹层手术后,支架内又出现夹层,被这个团队治愈了

    潮新闻 记者 吴朝香 刘千 通讯员 宋黎胜2025-07-01 03:16全网传播量3108
    00:00
    00:00
    01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在顶级期刊发表研究成果,首次报道并成功治疗一例罕见TEVAR术后支架内夹层病例,为全球血管外科医生提供临床经验和参考。
    0245岁男性患者术后第2年随访发现支架内新生内膜撕裂,蒋劲松教授团队迅速制定手术方案进行加固封闭,术后患者恢复顺利,过程获国际同行认可。
    03来集富表示,该病例报道完善了对TEVAR术后并发症的认知,为血管外科医生提供首个临床案例,提示术后长期规律的影像学随访十分重要。
    04蒋劲松教授称,坚持规范随访可提高患者生存率,2024年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报告显示,坚持规范随访的患者5年生存率达89.2%,而失访者骤降至63.7%。
    05蒋劲松教授提醒,夹层手术后即使无不适仍需坚持长期随访,出现撕裂样胸背部剧烈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及早发现救治、完整随访比手术本身更重要。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我院血管外科在血管外科领域顶级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Vascular & Endovascular Surgery》(欧洲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首次在国际上报道并成功治疗了一例极其罕见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支架内夹层病例。”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蒋劲松教授在朋友圈表示,这一发现为全球血管外科医生认识和处理此类罕见并发症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重要参考。

    来源:视觉中国

    发现罕见情况再次精准治疗

    “患者是一名45岁的男性,因胸背痛6小时入院。检查发现患者为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合并局灶性溃疡,接受了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主持此项研究的浙江省人民医院院血管外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来集富说,没想到,该患者在术后第2年的随访检查中,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揭示了一个意想不到且极其罕见的情况:支架内部出现了新生内膜撕裂——内膜层“夹层样改变”。医生认为,尽管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但此时支架内夹层存在进一步撕裂扩大的风险。

    面对这一全球鲜有报道的罕见并发症,在蒋劲松教授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迅速制定了TEVAR手术方案,对发生夹层的支架内部进行了加固和封闭,术后患者恢复顺利。

    此后在长达一年的严密随访中,复查CTA显示夹层被治愈,主动脉重塑良好。

    “该病例的成功诊治,不仅解除了患者的潜在风险,其诊疗过程和良好的预后结果,也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来集富说,此前,国际学术界对此认知有限,该病例的报道完善了对TEVAR术后并发症的认知,为血管外科医生认识和处理这种罕见并发症提供了首个临床案例,提高了对这一问题的警惕性。

    来集富表示,虽然TEVAR术后支架内夹层极其罕见,但也提示,即使是成功的TEVAR手术,术后长期规律的影像学随访仍十分重要。早期发现、准确评估和及时干预是保障患者长期疗效和安全的关键。

    坚持规范随访可提高生存率

    “支架内部出现了新生内膜撕裂这一罕见发现,乃至险情再次及时排除,说明了坚持长期随访的重要性。手术成功只是马拉松的第一公里,后续管理决定长期生存率。”蒋劲松教授说,2024年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报告显示,坚持规范随访的患者5年生存率达89.2%,而失访者骤降至63.7%。及早发现救治、完整的随访,终身的治疗有时候甚至比手术本身更为重要。

     “最后强调一下,像夹层手术后,即使没有任何不适仍需坚持长期随访;而一旦出现撕裂样胸背部剧烈疼痛、血压如坐上过山车飙升和骤降等情况,应及时上医院。生死常在一线间。” 蒋劲松教授提醒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一生专注“心”事业
    它被称为“妇癌之王”,70%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
    首次用平扫CT识别早期胃癌,阿里达摩院研发胃癌影像筛查AI模型
    夏日撸串当心“夺命胰腺炎”!死亡率高达30%,30岁小伙如何获救?
    36岁男子每天吃得不少,还频繁低血糖昏迷,没想到竟然是这里长了肿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