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力|如也山房六年级毕业学员书法展杭州开幕

潮新闻 通讯员 沈园2025-07-01 02:33全网传播量1万
00:00
00:00
016月30日,“感受力——如也山房六年级毕业学员书法展”在如也山房艺术空间亮相,由杭州云谷学校四位毕业生举办,展览分“科技”“自然”等四单元,以书法篆刻为媒介表达思考。
02杭州云谷学校初中部校长厉哲在开幕式致辞中,祝贺书法展开幕,强调书法不仅是技艺,更是心灵对话,愿学生永怀好奇、热爱、真诚之心,在未来书写精彩人生。
03如也山房主理人傅刚豪回忆四位毕业学员从小学一年级学习书法到六年级能表达思考的历程,此次展出作品是保留生长变化可能性的新起点。
04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与篆刻系副主任冯立为四位毕业学员颁发“优秀毕业生”奖杯及花束,学员为观众导览,引导进入书法篆刻世界。
05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传播与教育系主任鲁大东肯定傅刚豪在书法美育方面的,认为此次展览将现代教育方式引入少儿书法教育,具有价值意义。
06参展毕业生家长代表(谢安琪妈妈)表达孩子在六年学书过程中的收获,称傅老师尊重孩子想法,引导创作,让孩子作品真正属于自己。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书法和篆刻能否作为自我倾诉与观念表达的手段?穿行在高速运转的信息都市中,我们是否能够保持对真实世界的体验与觉察,重新凝视那些被忽略的日常。正值今年小学毕业的四位杭州云谷学校学生——高凡、吴思恺、谢安琪、赵熙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思考与表达的书法篆刻展览。

6月30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书法美育联盟指导,杭州如也山房、杭州云谷学校联合举办的“感受力——如也山房六年级毕业学员书法展”在如也山房艺术空间正式亮相。本次展览由“科技”“自然”“环境”“生命”四个单元组成,其中涵盖了创作者们近几年来基于传统书法的积累、理解与运用而诞生的作品,也涉及一些看似并不那么“传统”与“常规”的创作。创作者们将“科技”“自然”“环境”“生命”这类司空见惯且语义宽泛的词汇进行再深入地聚焦和描述,以书法和篆刻作为媒介,使文字的边缘变得清晰可感。

开幕式由如也山房2024届毕业学员张一潘主持,到场参与的嘉宾有: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西泠印社社员柳晓康,杭州云谷学校初中部校长厉哲,杭州云谷学校特色课程中心主任蒋诗园,杭州云谷学校美术组首席徐燕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毛腾,中国美术学院湘湖校区办公室主任杨蕾,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理论系主任戴家妙,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建筑艺术学院环境艺术系主任石宏超,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书法传播与教育系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大东,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书法与篆刻系副主任、副教授、西泠印社社员冯立,以及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书法美育(创业)联盟的师友们。

杭州云谷学校初中部校长厉哲首先在致辞中向各位到场嘉宾表达了感谢,祝贺书法展圆满开幕。同学们在师长指导下,以笔墨书写成长。书法不仅是技艺,更是心灵对话——笔画间见文化底蕴,墨色中显生命律动。愿你们永怀三心:好奇探索世界,热爱拥抱生活,真诚表达自我。每一笔都是独特印记,每一纸都是成长见证。今日展览是新的起点,愿你们带着这份艺术感知力,在未来书写更精彩的人生篇章!

如也山房主理人同时也作为参展小艺术家的指导老师傅刚豪回忆了四位毕业学员自小学一年级进入书法世界时的那份热情快乐,他们从一开始亦步亦趋学习古人的碑帖例字,到六年级时能尝试用书法和篆刻的手段表达自己对日常生活的思考。

此次展出的作品不是终点,是保留了生长与变化的种种可能性的新起点。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教书法与篆刻系副主任冯立为高凡、吴思恺、谢安琪、赵熙四位毕业学员颁发“优秀毕业生”奖杯及花束。最后由高凡、吴思恺、谢安琪、赵熙为现场观众进行导览,引导观众跟随他们的创作思路,一同进入那个充满生命力的书法、篆刻世界。

听完孩子们的导览,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书法传播与教育系主任鲁大东肯定了傅刚豪老师在书法美育方面做出的努力,他认为此次展览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在这个时代我们所面对的“书法”到底是什么?这次展览给了我们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他把现代教育的方式引用到少儿书法教育中来,将书法创作作为一个个课题去开展,这是件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参展毕业生家长代表(谢安琪妈妈)也就本次展览表达了孩子在六年学书过程中的收获,一年级的时候孩子就爱上了书写,傅老师不会在细节上苛责孩子,她的书写才显得稚嫩而大胆。到了高年级时,傅老师非常尊重孩子,总是和她沟通交流,并根据她想法去引导创作。例如这一件蓝晒作品,非常生动,有她自己思考。我觉得是真正意义上孩子自己的作品,我看后十分感动。作为如也山房艺术空间新址的第一场展览,“感受力”代表了他们在少儿书法美育中迈出新的一步。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可以拓展少儿书法美育的可能性,展现出更自由、更多元的生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