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杭州市水务集团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积极引导员工立足岗位创新实践,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市水务集团排水公司,“90后”技术骨干们聚焦一线需求,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赋能,将污水处理厂巡检人员使用的传统对讲机,升级改造为集定位、通讯、应急为一体的“多功能对讲机”,使日常工作设备更加适配一线作业场景,切实提升了巡检人员的工作便捷度和效率。
受访者提供
在污水处理厂巡检工作中,巡检人员日常需要配备对讲机、佩戴定位手环,还要携带维修、化验等诸多工具,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不便。
“为啥还要多戴个手环?”
“巡检需要记录路线和定位,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
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声音,成为创新创造的“第一信号”。排水公司维修班的两名“90后”小伙子梁灵杰、盛凯,在了解到实际情况后,便开始认真琢磨和动手实践。他们仔细研究了巡检工作的流程和需求,凭借自身工作经验和自学掌握的3D建模、电路改造等技术,自主创新实践,设计制作出了一款“多功能对讲机”,集巡检定位、轨迹记录、即时通讯和应急呼叫于一体,在实践应用中效果明显,受到了巡检人员的欢迎和点赞。
受访者提供
梁灵杰在拆解对接机后,发现传统对讲机内部有较大闲置空间,而定位手环的内部核心部件,仅为一枚小小的“定位芯片”。他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对讲机内部各个零部件尺寸,利用3D建模软件绘制结构图,重新制作了一个“体型更小”的对讲机,并将手环“定位芯片”安装在对讲机内。如此一来,这台“多功能对讲机”既能通话又能定位,实现了一机多用。此外,针对充电难题,他们则是直接“抄”了手机的作业——换成Type-C接口,极大提升了充电便捷性,彻底告别“充电焦虑”。
受访者提供
基于特殊场景的实践应用,这款“多功能对讲机”中增设了信息发送模块,直接与中控调度系统联通,并在外部加装了“应急按钮”。在紧急情况或特殊状况下,巡检人员可随时按下“应急按钮”发送信息,中控调度人员能够即时接收到信号,并结合“定位、对讲”功能,开展支援或应急工作。同时,考虑到巡检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佩戴手套,他们将“应急按钮”面积扩大,并在表面增设防滑纹路。这样一来,巡检人员即使戴着厚手套也能精准操作。
受访者提供
传统的对讲机,通常体积较大,需要手持或者卡扣在固定位置,携带过程中或进行其他作业时,存在着一定的不便。针对这一问题,盛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3D打印技术,玩起了“跨界创新”。他借鉴登山扣的快速拆装设计,用3D打印机制作出可夹挂式外壳,让这款体积较小的“多功能对讲机”能以多种方式贴身佩戴,比如既能别在工装口袋上,又能卡在安全帽带上,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彻底解放巡检人员的双手,有效提高了工作便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