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和先生婚后大半的时光都在希望与失落中流转——2次怀孕,胎儿都在8周左右戛然而止。
第一次他们安慰自己“可能没准备好”,可第二次故事重演,夫妻俩彻底慌了。
他们在当地医院进行了胚胎染色体检查以及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结果均提示:无异常。
于是,夫妻俩辗转来到了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钱江院区(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妇科内分泌科金雪静主任医师的门诊,经病史采集及生殖免疫等流产病因筛查,导致小美流产的“元凶”浮出水面——抗磷脂综合征。
金雪静介绍,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种血管系统,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动静脉血栓、病态妊娠等。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可出现反复性妊娠丢失、胎儿生长障碍、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
临床上,一般通过检测抗磷脂抗体来发现抗磷脂综合征。抗磷脂抗体是具有识别磷脂、磷脂结合蛋白能力的一组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总称。妊娠期持续的抗磷脂抗体阳性是产科抗磷脂综合征的主要诊断标准之一。不过,普通人群也可能因感染或其他因素导致一过性的抗磷脂抗体阳性,切勿过度担心,建议阳性者前往专业医院辨别诊断。
医院供图
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并非不能怀孕,据统计,经过早期诊断、规范抗凝及多学科的管理,患者妊娠成功率可达70%-85%。
最终,小美听从了金雪静的建议,开始了备孕前的药物治疗。经过3个月的孕前治疗,小美再次迎来喜讯。这次确诊怀孕后,她定期产检并积极配合金雪静调整治疗方案。目前,小美孕20+周,顺利安胎中。
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 1∶9,此外,长期服用雌激素、避孕药的人群,吸烟人群;患有自身免疫疾病的人群,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有肿瘤的人群;其他如患有感染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人群更容易中招。
金雪静特别提醒,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流产、死胎或者血栓的形成,建议女性及时进行抗磷脂抗体检测,以排除抗磷脂综合征。若确诊该病,切记遵医嘱进行全孕期干预治疗,定期产检并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