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刀割、电击样的剧痛又突然出现,当时恰巧忘带药,用拳捶打自己头脸部才感觉好点……”50岁的龚先生(化名)对那晚的痛,仍心有余悸。他患三叉神经痛长期服药仍时不时发作,此番下决心通过外科手术来做个了断。
熬夜赶项目剧痛复袭来
龚先生一向身体不错,几年前莫名其妙出现左侧脸及牙痛,十分剧烈。在牙科,医生检查后告诉他,这种情况很可能三叉神经痛,果然,最终确定是典型的三叉神经痛。
龚先生从医生处得知,临床上疼痛分为0到10级来算,有的病人痛发作时,带给的疼痛感就能达到10级,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几年来,龚先生一直药物治疗,但药效每况愈下。
发病前一周,龚先生接了一个项目,做好了二季度业绩锦上添花,但时间有点赶。作为项目组长的他带领团队玩命地干,有两天加班到深夜。项目快完成了,不想老毛病突发,龚先生熬了一晚后,次日赶紧上医院。
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朱飚详细了解病史后认为,药效不佳情况下是需要手术治疗了,能根治老毛病还可保留神经功能。朱飚主任等为其施行内镜下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后,困扰龚先生好几年的脸痛牙痛终于消失了。
无独有偶,被三叉神经痛折磨七八年的张大叔(化名)也发病了。
60多岁的张大叔说,与老伴3年前从东北来杭州帮带孙子,一到黄梅天或高温天就不舒服,睡不好觉。这不,今年三叉神经痛又发作了,药基本没啥大作用。上周,他来医院咨询外科手术的效果。
朱飚主任表示,三叉神经痛的根本原因通常是三叉神经根部受到血管压迫(神经血管冲突),但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可以触发疼痛发作或使疼痛更易发生、更剧烈。比如熬夜劳累,梅雨天与接下来的高温季可能也是。相关资料显示,较长期高温高湿的环境等会让人感觉不适,比如烦躁不安,增加心理压力,甚至致患者睡眠质量变差。这种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感(压力、疲劳、情绪波动),可能是诱发或加剧三叉神经痛之因素。
医院供图
重视年轻化趋势
朱飚介绍,三叉神经痛是脑神经疾病之一, 90%的情况是由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而引起的 。三叉神经由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支(第三支)汇合而成,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收缩。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发作多沿神经的走行分布,这就是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
朱飚说,三叉神经根周围就有血管,且二者距离很近。到了中老年后,血管开始越来越硬,加上大脑慢慢萎缩,导致血管和神经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就更容易形成压迫。这也是三叉神经痛多在中老年高发的原因。
不过,近年来该疾病也有向年轻人蔓延的趋势,同时,一些基础疾病对发病也有影响,如高血脂、高血压等更容易得三叉神经痛,原理就是这些疾病可以在年龄的基础上,进一步导致脑血管硬化,从而增加了患三叉神经痛的概率。
朱飚表示,治疗一般分为药物及手术,药物治疗比较方便,但随着病程进展,药物止疼效果也越来越弱,到疾病后期甚至药量加到最大都不管用了;外科治疗最主要的手术是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采用手术器械将压迫在三叉神经根上的血管分离开,使血管不再压迫神经根。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叉神经痛,且立竿见影。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