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入梅后,你的皮肤还好吗?有医院在一周内接诊近200例患者,都是这种病

    潮新闻 记者 何丽娜 蒋升 通讯员 宓铭芳2025-06-28 23:27全网传播量24.3万
    00:00
    00:00
    01入梅后降水连绵,杭州市一医院瓶窑院区接诊大量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64岁张大爷患足癣。皮肤科副主任陈波称,梅雨天是此类皮肤病高发季,近一周科室接诊近200例。
    02梅雨季空气湿度超80%,温度22~36℃,适合真菌生长,洗澡频率增加、过度清洁等可能使皮肤屏障受损,共用拖鞋等也会增加交叉感染风险。
    03免疫力弱人群、活动量大人群、糖尿病患者及恶性肿瘤患者等在梅雨季更要重视皮肤真菌感染,陈波提醒注意身体多部位可能出现的感染表现。
    04陈波建议梅雨季注意个人卫生,运动或洗澡后擦干褶皱部位,去公共场所不共用生活物品,选纯棉透气衣物鞋袜,用热水洗烫衣物可消灭传染源。
    05有癣病人群需积极治疗,避免传染他人,保持好心情。遭遇皮肤问题不要随意涂抹药膏,应及时就医,以免加重病情。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入梅后,降水连绵不绝。

    近期,杭州市一医院瓶窑院区(余杭三院)就接诊了大量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患者,64岁的张大爷(化名)便是其中之一。

    日前,张大爷在冒雨出门买菜途中,不慎踩了好几个水坑,回家后又因忙着做饭没顾上换袜子,一直拖到晚上才有空洗脚。哪知第二天一早起来,他就感觉两只脚痒得特别厉害,尤其是脚底板和趾缝,稍微挠挠,就一层层掉皮屑。

    在来到余杭三院就诊后,皮肤科副主任陈波为张大爷做了详细检查,判断他是患上了足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脚气”。

    “足部汗腺密集,长期穿不透气的鞋袜导致汗液积聚,形成高温潮湿的局部环境,大量繁殖的致病菌破坏皮肤角质层,继而引发炎症反应。”陈波提到,梅雨天是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高发季,近一周内科室共接诊了近200例类似患者,除了足癣,还有体癣、甲癣、花斑癣等。

    图源:图虫

    为何梅雨季特别容易引起皮肤真菌感染?

    “这与多重因素有关。”陈波解释,梅雨期空气湿度超过80%,外界温度一般维持在22~36℃,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特别适合真菌生长。而在这一动就满身大汗的季节,人们洗澡频率增加,过度清洁、抓挠或湿疹等问题,都有可能使皮肤屏障受损,降低抵抗力。

    此外,入夏后,很多人喜欢去游泳池游泳,共用拖鞋、毛巾或在公共浴室、泳池里赤脚行走,也会在无形中增加交叉感染风险。

    “免疫力较弱的婴幼儿,活动量大、汗液分泌旺盛及不注意清洁卫生的人群,糖尿病病人及恶性肿瘤患者等此时更要引起重视。”陈波提醒,除了大伙熟知的足癣,若身体出现以下情况,也有可能是皮肤真菌感染的表现:如大腿根、臀部、隐私部位周围起环状或半环状的红色斑块,可能是股癣;若躯干、四肢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和境界清楚的红色鳞屑性斑片,可能是患上了体癣;而甲癣俗称“灰指甲”,这与真菌侵入甲板与甲床间隙有关,若出现指甲变色、增厚、变形,甚至与甲床分离等情况,可不能掉以轻心。

    图源:图虫

    “从预防角度而言,梅雨季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在运动或洗澡后,要擦干腹股沟、脚趾缝等褶皱部位;去浴池、泳池等公共场所时,不予他人公用生活物品。”陈波说,期间尽量选择穿纯棉、透气材质的衣物及穿透气性好的鞋袜,由于真菌不耐热,故在那些湿哒哒且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用热水洗烫衣物,可消灭大部分传染源。

    本就有癣病的人群需积极接受治疗,避免传染他人,早睡早起,保持好心情,也有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遭遇皮肤问题时,千万不要随意涂抹药膏,请及时就医,以免加重病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以为是小水泡,切开全是脓!医生提醒:这类人千万别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