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小店调查,我们请了几位新朋友。浙江省社科院的研究员和记者一起设计调查问卷,一起开展走访调研。
百余份调查问卷,记录着小店的生存故事,也藏着小店的心声和期盼。如何激发小店活力、提升小店经营韧性,正引发更多的思考。
新业态带来新活力
年轻店主比例正不断增加
此次调研的百余家小店主要分布在拱墅区、上城区、钱塘区、西湖区、萧山区等,以零售业、餐饮业为主,还有服务业、新兴业态等。零售业包含食品零售、服装零售等;餐饮业涉及中式快餐、甜品饮品咖啡等。
盛锐制图
从店主年龄来看,80后及以上(36岁+)占比60%左右,为主力群体;90后(31-35岁)约占25%,95后(26-30岁)约10%,00后(≤25岁)约5%。与前两年的数据相比,年轻人的比例正在不断增加,尤其是95后、00后店主的占比有所提高。
我们此次采访的开“网红”馒头店的95后小伙戴彬捷、开村咖的90后姑娘施丹妮以及开中古相机店的00后小伙舒坤恒等,都是新生的年轻店主,他们怀揣着热爱和梦想,用新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模式吸引着更多年轻人。
房租和客流仍是主要压力
店主们开源节流,不断求变
百余家小店中,经营了5年以上的“老店”占比约40%,1年以内的“新店”占比约15%;此外,约21%的小店开了1~3年,约21%的小店开了3~5年。其中,大部分经营状态尚好,约30%的小店小有盈余、生存良好,约35%的小店勉强维持。不过,也有约25%的小店亏损但坚持,约10%的小店有关门打算。
盛锐制图
不可忽视的是,小店在经营过程中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成本压力。超半数小店提及,房租是主要压力来源;约半数小店认为客流影响以及人力、水电等成本增加也是压力来源。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约40%小店认为电商的冲击带来了压力,约30%小店认为同行竞争、平台抽成也增加了经营压力。
盛锐制图
盛锐制图
开源节流、不断求变,是店主们的应对之道。我们一直关注的“九份芋圆大叔”施宏强,这两年线下门店经营状况不佳。为了减少开支,他选择了搬店。同时,他还瞄准市集增加销售渠道。“小町野甜”蛋糕店的老板娘陈晓慧则谋划进入宠物烘焙领域,“年轻人喜欢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紧跟潮流很重要。”
积极拥抱数字化
店主们还有这些期盼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小店越来越重视线上营销渠道的建设和利用。约60%的小店尝试过线上营销,约30%的小店使用过AI、大数据等新技术。
调查结果显示,小店主要采用了抖音、外卖平台、微信朋友圈、小红书、微博以及社群等多种线上营销方式。其中,抖音和外卖平台是小店最为常用的线上营销渠道。
盛锐制图
在满意度方面,约65%小店对杭州的营商环境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
作为社会发展的“毛细血管”,小店既是经济活力的生动体现,也承载了一个个家庭的生计大事。去年9月,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17个省级部门,启动“大企帮小店”专项行动,并上线杭州“小店帮”品牌。“小店帮”也在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帮栏目同步上线。近一年来,我们倾听了不少店主的心声,也参与帮助过他们的急难愁盼。
盛锐制图
不少店主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得到房租减免、技能培训、商业布局调整、客源导流、金融支持、平台流量及抽成优惠等。
(百家小店调查问卷收集:谢春晖 盛锐 金檬 段罗君 施雯 施雄风 黄玉环 黄优鑫 童静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