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阳市飘萍小学503班 张可欣 指导师:宁玲
阳光正好的一天,我们这群小馋猫似的同学,陆陆续续溜进教室。刚坐下,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掏出五花八门的零食,你瞧瞧我的薯片,我瞅瞅你的糖果,互相炫耀起来,教室里的气氛瞬间快活了起来。
很快,我们登上了大巴车开始了研学之旅。一路上,我嘴里嚼着零食,眼睛盯着窗外的美景,心早就飘到了目的地——虎鹿镇葛宅村。
终于抵达葛宅村,哇,这地方可太有韵味啦!它就像一位藏在时光里的老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很丰富,建筑风格也很独特。村子坐北朝南,背后靠着雄伟的虎峰醒狮山,旁边挨着皇后山、唤山和连庆山,村前玉溪水“哗哗”地流着,就像一幅会动的山水画。
我们的第一站是大礼堂,要在这里绣葛巾。看着台上哥哥姐姐们熟练地示范,我也信心满满地拿起了针线和深蓝色的葛巾粗布。可谁能想到,平时在琴键上“跳舞”、在画纸上“撒野”、做手工超厉害的手,这会儿却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举步维艰。那根小小的针,怎么都捏不稳,好不容易捏住了,它却在我手里调皮,死活穿不过那薄薄的布。我一着急,用力过猛,针“嗖”地一下扎进了左手食指,瞬间冒出一个小红血洞,一颗“红艳艳的小珍珠”冒了出来。
我皱着眉头,心疼地吹了吹手指。突然,我灵机一动,用另一只手蘸了点血,在葛巾上轻轻一抹,嘿!一朵“别具一格”的荷花就出现了。旁边的同学瞅见,笑着打趣:“哟,好一朵带‘血味儿’的荷花!”我没顾得上搭话,继续绣葛巾。这次还算顺利,线在布间穿梭,我心里正得意:“希望别出意外。”可就像老天爷故意逗我,我一用力,“咔嚓”一声,线断了!
我“哎呀”一声蹦起来,把旁边同学吓得不轻。还好,巡视教导刺绣的奶奶听到声音赶来,她笑眯眯地帮我穿好线,嘴里念叨着:“没关系,小问题,很快就好。”只见她手指灵活地一扯一绕,线就接上啦!真是虚惊一场,我又能接着绣了。半小时后,原本普普通通的葛巾粗布,被我绣成了一幅“立夏”图。虽说有些线歪歪扭扭,荷花花瓣大小不一,也不对称,但在我眼里,这就是独一无二的“绝世佳作”!
午后,我们来到褒忠祠。这是纪念明朝燕王府长吏葛诚的地方,讲解员哥哥声情并茂地讲着葛诚的故事,我们一边听一边在四处游逛。我发现葛诚的铜像被摸得锃亮,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来悄悄“打卡”过。 接着,我们又赶到家训馆。这里面展示着葛宅村的发展历程、传统习俗和名人故事,尤其是传统手工艺术的故事,把大家迷得不行。同学们都瞪大眼睛仔细观察,有些同学还认真做了笔记。在这儿,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心里也为家乡有这么厉害的文化遗产感到骄傲。
本以为这次研学之旅就这么完美结束了,大家带着满满的收获准备返程。没想到,就在大巴车启动的那一刻,突然有个同学大喊:“等等!我好像把笔记本落在家训馆了!”无奈之下,大巴车又停了下来。几个热心的同学陪着他一起冲回家训馆。等他们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时,不仅拿回了笔记本,还带回了一个意外的消息——家训馆的工作人员发现,我绣的那幅“立夏”图虽然针法稚嫩,却充满了创意,想要把它留在馆里展览,让更多人看到小朋友眼中的传统文化!
这个消息一传开,全车都沸腾了,大家纷纷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我又惊又喜,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研学,没想到最后还有这样的惊喜等着我。看来,这场葛宅村的奇妙“冒险”,真的会成为我这辈子都忘不掉的回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