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读书,沉迷手机怎么办?
多数家长常常束手无策,不管不行,管了孩子还是老方一帖,没什么用。
杭州一位宝妈支招:管可以,不过得先共情。
这位宝妈叫吴英,是杭州西泠艺校国学馆的讲师。她主理的智慧父母课堂在紫阳文化艺术中心的艺术展厅中不定期开展,受到不少学生家长的喜爱。
记者 杨晓轩 摄
这两年,她给孩子写了1100多条鼓励帖子,还把家里的墙面贴得满满当当,给孩子心里种下了一颗坚强的种子。
2年写1100个帖子
第一帖是鼓励孩子设定小目标
这1100多条鼓励帖子就是写女儿轩轩和儿子南南的,轩轩今年初一,南南小学二年级。
她写鼓励帖子的想法起源于2023年10月。
记者 杨云寒 摄
当时她所在的国学馆引进了一门父母学堂研修班课程。
吴英旁听了几节课,感触不小。
“老师帮我们分析,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其实是受到父母潜移默化影响的,与其去放大孩子的缺点加以指责,不如去发现他的闪光点,用正面的鼓励,引导孩子进步。”
每天给孩子写鼓励帖子,正是老师课后布置的作业。
班上很多家长课后都写了。但坚持写两年的,很少。
第一篇鼓励贴写的是什么?
吴英回忆了一下,应该是鼓励儿子给自己设定小目标。
当时,南南加入了一个古文阅读群,群里多数小朋友比他早一年入群,阅读的时长远远把他甩在后面。
开始,南南有些气馁,觉得肯定赶不上大家的进度。
吴英想办法开导他:“你看排你前面的那个孩子,积分跟你很接近,她每天阅读10分钟,我们只要每天坚持阅读半个小时,总有一天能超过他。”
吴英陪儿子阅读 记者 杨云寒 摄
有了第一个目标,南南有了斗志,每天坚持大量的阅读。阅读的累计时长现在已在群里排在前列,不仅能熟背《大学》和《道德经》,也认识了不少字,但更重要的是,他迷上了阅读。
整面墙都是密密麻麻的小作文
孩子:看见心情特别好
在吴英家里,记者见到了这些鼓励帖子。客厅里的一面墙上贴了不少,但更多的是在通往孩子卧室的过道上,一整面前贴满了鼓励帖子,字写得密密麻麻,都是动辄一两百字的小作文。
写给南南和轩轩的,各占了半面墙。
有必要写这么多字吗?
吴英说,当然有。既然是鼓励就不能敷衍,一句“你很棒”不能让孩子知道夸他们的是什么,所以鼓励也要讲细节,他做了什么事情,这件事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值得表扬。他看了之后,就会复盘,下一次会做得更好。
两个孩子,性格不一样,所以鼓励的方向也各不相同。鼓励南南,吴英说最多的是他的上进心和坚持。
“南南以前字写得不好看,歪歪扭扭的,我偏偏就鼓励他,他后来对写字有了兴趣,每天坚持练字,现在的字,真的端正起来了。”
而女儿轩轩,吴英更多的是关注她的心态,“轩轩以前不喜欢读书,成绩经常倒数,但我感觉她心态不错,所以就从她的心态入手,一次英语考试,她还是倒数,但分数比上一次考试高了一分,我还是鼓励她心态好,现在她读初中了,进步还是比较快的……”
说起两个孩子这两年的成长和进步,吴英满眼欣慰。
“每次写完鼓励帖子,我也会回顾,会反思,看夸得够不够,有没有夸到点子上,下次可以夸得更好。”
儿子南南和记者说,每次经过走廊,看着墙上鼓励的帖子,心情都特别好,而他印象最深的一次鼓励是今年4月的编程考试,妈妈鼓励的第一句是“准确率提高了。”
记者 杨云寒 摄
南南说,自己学编程快一年,一开始觉得特别难,怎么也学不会,“要是没有妈妈的鼓励,我考不了那么好的成绩。”
鼓励的同时也能学到很多
最感动的是女儿给自己写鼓励贴
坚持鼓励这么久,有过想停止的时候吗?
吴英坦言有过。
有段时间,鼓励的话说多了,她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方面可以继续鼓励南南。
直到轩轩的一句话点醒了她——“没什么好写,你可以写他坚持阅读,坚持不就是好习惯吗?”
那一刻,她感觉到,鼓励孩子的同时,自己也有很多东西要向孩子学习。
记者 杨晓轩 摄
吴英聊了自己写过的很多帖子,很多记忆犹新的瞬间,其中的很多事情,让她更深刻理解了引导的力量,最让她感动的事情发生在前不久——
那天她给学员备课,课题让她一度很抓狂,这是一篇她从没学过的古文。为此她反复研读了好几遍,终于把文章研读清楚,上课的效果不错,“那天晚上,女儿给我写了一篇鼓励的帖子,让我真的很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吴英的坚持也影响了身边的很多人。
朱女士是她的小姐妹,最近也开始坚持给6岁的儿子写鼓励贴。
“之前也尝试写过,但一开始因为效果不明显,没坚持多久就放弃了,后来看英姐一直在写,又被她影响了。”写了一段时间,她发现孩子也很期待读到鼓励自己的帖子,还经常主动向她求表扬。
最让她感动的事发生在前两天,儿子洗完澡,大喊大叫让妈妈来帮忙,看见妈妈在沙发上写鼓励帖子,突然很懂事地说了一句:“妈妈你慢慢写,我自己去吹头发了。”
当时,朱女士的心里也很暖。
回到开头的问题:孩子不爱读书,沉迷手机,又该怎么鼓励?
吴英的答案是,告诉孩子,你可以玩手机,“但我相信你,一定会先把作业做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