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从花式招生宣传中看到高校的“千姿百态”

    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2025-06-26 11:41全网传播量4.4万
    00:00
    00:00
    01高校招生季,清华大学以“我同意你报考”宣传视频开启花式招生,视频反差感强,获网友幽默回应,预计后续还有更多“花式招生”视频。
    02去年“北京到底有谁在啊”等网络热梗被高校“玩出花”,上海交大、川大等也推出特色招生视频,成为“快乐源泉”,凸显高校招生宣传求新求变。
    03名校如清华、复旦不缺生源,但花式招生视频是其自我表达和宣传的重要方式,可与大众建立更多链接,构建“亲和型”形象,符合高校与社会公共利益。
    04普通高校在招生宣传上“花式整活”,既为“求关注”,也为展示自身特色,招生季与互联网结合是难得的被看见机会,对普通高校发展有重要意义。
    05有人质疑花式玩梗方式过度娱乐化,影响大学声誉,但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高校招生宣传等探索实践都应被鼓励支持,高校拥有“自由绽放”的权利。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图源:清华大学

    又是一年高校招生季。这两天,清华大学的一条“我同意你报考”的宣传视频,打响了今年花式招生的第一枪。“我是二校门,我同意你报考清华大学;我是大礼堂,我同意你报考清华大学……”,视频通过二创网络流行梗的方式呈现,极具反差感,也得到网友幽默式回应:“既然你都同意了,那我报考试试?” 我第三志愿一定填清华““那请马上录取我谢谢”。接下来,估计还有一大波“花式招生”视频在路上。

    每年招生季,各大高校都各显神通,“玩梗整活”不断,也“出圈破圈”不断,在现实中上演一出出 “最强招生广告”争夺战。去年“北京到底有谁在啊”的网络热梗,就被高校清华复旦“玩出了花”。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招生“藏头诗”,四川大学发布的“土味”招生视频等。这些都成了人们的“快乐源泉”,也使得相关高校成为招生季“最靓的仔”。

    传统招生宣传模式,相对一板一眼,严肃有余,准确性较高,但也不利于凸显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亲和力略弱。在这种背景下,招生宣传求新求变,让大众喜闻乐见,自然容易受到关注。从高校们“花式宣传”实践看,变的不只是话语和形式,还有心态和理念,确实更开放、更自如、更具人味儿和烟火气息。

    可无论清华还是复旦,都大名鼎鼎、如雷贯耳,这些名校难道还需要在招生宣传上“玩花招”吗?他们的招生办老师早就冲到学霸们家中,甚至是连夜“抢人”。

    确实,对于名校而言,根本不缺优质生源,在舆论场上“出风头”,对招生而言,意义不大。但也要看到,这些花式招生视频也发挥着其他作用。其也是高校自我表达和自我宣传的一种重要渠道和方式,可以与大众建立更多链接,让大众对高校认识更立体,看到不同于刻板印象的千姿百态,比如幽默生动、接地气一面,走近学生、关注学生一面,顺应时代、拥抱社会一面,也有利于构建高校“亲和型”的形象。这符合高校利益,也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也别忘了,在高校花式招生宣传大军中,名校只是一小部分,普通高校们才是大多数。相比于清华复旦的“酒香不怕巷子深” ,“酒香也怕巷子深”才是普通高校们的真实处境。

    对于后者,在招生宣传上“花式整活”,既为“求关注”,也为“展示自己的千姿百态”,与大众打成一片,打响自己的知名度。在现实中,普通高校们确实很少会被注意到,招生季和互联网“强强联合”,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被看见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这对普通高校们很重要。

    在当下这个注意力为王的时代,得关注者得天下,并非完全是夸张之语。普通高校们把内功修炼好的同时,确实也应该多多出圈,出圈就意味着有更多可能性,不只是有益于招生,对未来的发展可能也会产生更多正面意义和价值。当然,出圈以后,能不能“流量”变“留量”,让社会的关注为学校的发展赋能,也对普通高校们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有人质疑,这些花式玩梗的方式和表现,不太严谨严肃,有过度娱乐化的倾向,会不会影响大学的声誉,让招生简章变成“招生减章”?这高估了几个视频和段子的作用,也低估了社会包容开放的心态与姿态。只要不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那一切探索和实践,都应该被鼓励和支持。不只是招生宣传模式,也包括高校本身,都拥有“自由绽放”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