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起,潮新闻联合杭州市摄影家协会青年分会(以下简称“青摄会”)共同推出的“生生不息”2025浙江青少年生态摄影大赛。自比赛开展以来,平台累计投稿超600件。为了让更多优秀作品走进大家的视野,并助力青少年摄影师的成长,即日起潮新闻将与“青摄会”的专家评审联合,推出优质作品点评系列,深入挖掘青少年摄影师们佳作背后的故事与灵感。
在本月的投稿中,一幅名为《雷电下的黄河九曲第一湾》作品引起了青摄评导师郑聪(国家高级摄影师、浙江省无线电无人机飞行员考官、杭州市摄影家协会青年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注意。
✨青摄评
亮点:
1. 瞬间捕捉:闪电与黄河曲线的结合,展现自然之力的震撼,时机难得。
2. 光影对比:闪电的光,霞光暖调与天空以及黄河湾形成强烈视觉冲击。
3. 构图巧妙:广角空间感,河流引导视线,闪电位置符合黄金分割。
4. 技术扎实:曝光控制精准,画面干净无冗余噪点。
建议:可微调白平衡,增强天和地面的色彩比。可多放几张组图,展现不同时间段的变化。
总结:17岁能拍出如此高水准作品,展现了出色的技术掌控力和艺术感知,未来可期。
点击此处欣赏大图及导师点评》》》《雷电下的黄河九曲第一湾》。
作者赵俊杰介绍道,这张作品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诞生的,去年暑假,他正在黄河九曲第一湾进行拍摄,不料遭遇了半边霞光、半边乌云的极端天气。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赵俊杰迅速反应,启动无人机进行连拍,最终成功捕捉到了闪电击中地面、炸起火花的震撼瞬间。这张照片不仅展现了他敏锐的摄影直觉和精湛的技艺,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我们一起来认识下这位少年吧!
“每一次飞行拍摄,我就像是一只鸟,飞行、俯冲还是拐弯,都会给我不一样的感觉。”赵俊杰如此描述他与无人机相伴的创作时光。这份宛如飞鸟般的自由体验,正是他生态摄影之旅的起点与灵感源泉。儿时,无人机飞速旋转的螺旋桨深深吸引着他,长大后,无人机更成为他探索世界的“第三只眼”,带他抵达常人无法涉足的地方,记录下无数个生态画面。
为了能更好地驾驭这只“翅膀”,赵俊杰考取了ASFC证书。学习过程中,他深入钻研无人机在空中的姿态变化,将“安全第一”的理念融入每一次创作。这份专业知识,让他在面对复杂的飞行环境时,总能冷静应对,灵活调整飞机姿态,为拍摄保驾护航。
在赵俊杰眼中,无人机摄影与传统摄影截然不同。起飞前,他会仔细观察周围环境,预判天气变化;飞行中,无人机宛如灵动的飞鸟,能带他穿梭树梢、掠过水面,以独特视角展现生态之美。除了无人机,赵俊杰还喜欢使用穿越机拍摄作品,有一次在龙脊梯田的拍摄经历,至今让他记忆犹新。当时,因穿越机电压检测故障,飞机在看似电量充足的情况下突然坠落。这次惊险遭遇,让他更加重视飞行前的设备检查,也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凭借对穿越机的熟练掌握,赵俊杰在摄影领域收获颇丰。2022年的暑假,他还与央视新闻联手拍摄《来了!4K潮》。追潮拍摄堪称他飞行生涯中的最大挑战,既要让穿越机尽可能贴近潮水,捕捉最震撼的画面,又要精准把控距离,防止坠机。凭借精湛技术和丰富经验,他成功完成任务,作品中钱塘江潮的磅礴气势令人赞叹,这也成为他最喜爱的作品之一。
在赵俊杰看来,无人机不仅是创作工具,更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它能深入人类难以抵达的区域,监测生态变化,及时发现生态污染等问题,为保护自然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无人机拍摄的影像资料,相关部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生态状况,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助力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对于未来,赵俊杰有着清晰的规划和大胆的设想。在无人机生态摄影领域,他希望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无人机的噪音,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惊扰,从而能够更近距离、更自然地记录它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他对3D摄影充满兴趣,计划尝试将无人机摄影与3D技术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创作,用更逼真、更立体的影像呈现生态之美。
对于同样热爱无人机生态摄影的青少年,赵俊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1.选择安全设备,做好摄影基础。
2.飞行前全面检查,时刻牢记安全准则。
3.做好天气和路线规划,尤其是使用穿越机拍摄时,更要注意信号干扰和飞行安全。
在“生生不息”2025浙江青少年生态摄影大赛的舞台上,还有无数位像赵俊杰一样的少年们怀着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生态保护的责任与担当,正在创作生态摄影作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少年们的作品!
“生生不息”2025浙江青少年生态摄影大赛参赛规则
一、参赛对象
8-22岁青少年
二、作品要求
以“生生不息”生态摄影为主题,参赛者不受地域限制。作品拍摄地点、时间不限,相机、手机、无人机、穿越机拍摄照片均可。
1.作品拍摄主题:
人与自然: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可持续生活方式,生态友好的设计与建筑,以及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类活动。
环境变迁:反映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如极端天气现象,以及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连锁反应。
生态多样性:展现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捕捉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与形态。
科技与自然: 发现科技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如清洁能源、环境监测技术,生物多样性数据收集等场景。
2.作品格式:数码照片,格式为JPG或PNG,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单张大小不超过10MB。
3.作品数量:每人限提交9幅,黑白、彩色均可,允许适当后期处理,但不得合成或添加元素。
4.原创性:作品必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盗用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5.提交方式:通过潮新闻客户端提交到#生生不息#投稿页面内,附上作者姓名,年龄、作品标题、拍摄地点、拍摄时间、作品说明(100字以内)。
(若未标明年龄,或年龄与参赛要求不符,均视作自动放弃比赛资格)
6.作品中不得出现第三方商业平台水印、标识等。
三、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
四、奖励设置
一等稿:1名 稿费800元+神牛c30r+索锐相机内存卡(256GB)+像素蛋糕200张修图券+相机包+证书
二等稿:3名 稿费500元+神牛led6r+索锐相机内存卡(128GB)+像素蛋糕100张修图券+3合1读卡器+证书
三等稿:5名 稿费300元+神牛led6r+索锐相机内存卡(64GB)+像素蛋糕50张修图券+保温杯+证书
优秀稿:10名 稿费100元+索锐相机内存卡(32GB)+像素蛋糕20张修图券+笔记本+神牛渔夫帽、手套+证书
入围稿:50名 稿费50元+索锐大赛纪念笔一套+神牛渔夫帽、手套+证书
人气稿:3名 稿费500元+神牛c30bi+索锐相机内存卡(64GB)+神牛渔夫帽、手套+证书
【根据作品点赞数字排名选出,每位潮新闻用户(ID)可为参赛选手点赞,人气稿可与上述奖项并列获奖。】
大赛一、二、三等奖的获奖者,可直接申请加入杭州市摄影家协会青年分会。
五、展示形式
在潮新闻客户端上传至#生生不息#投稿页面(在页面中刊出不代表最终入选,凡投稿者均为同意授权)。
六、征集须知
1.征集作品必须是征集者本人原创摄影作品,征集者必须保证其拥有该作品的完整知识产权。作者应对投送作品拥有充分、完整、排他的著作权,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知识产权或专有权利。如有任何相关的法律纠纷,其法律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给平台方造成损失的,投稿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凡参展作品,主办方有免费使用权并永久享有其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放映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等相关著作权,可在本次展览、画册、报刊、杂志、网络及主办方相关非赢利宣传中使用。
3.本次评选活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厉禁止以任何形式进行刷票舞弊行为。
4.大赛主办方从未指派、委托任何个人、第三方平台参与投票,投票结果以后台真实数据为准,禁止刷票,一经发现查实,所刷票数清零,严重者将取消参赛资格。
5.凡使用第三方软件恶意刷票造成系统不稳定或是影响整个投票活动,经查实无误后,刷票者需要承担相关责任。
6.入选结果公布后,主办方将统一联系入选作者发送原始作品(JPG格式不低于10MB)在规定时间内发送至指定邮箱,逾期不提供者视为自动放弃资格。邮箱地址:TideNews@8531.cn
7.本次活动不退稿。
8.活动主办方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凡投稿作者均视为认同并遵守本规则。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