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2岁的小陈突然感到胸口“咯噔”一下,随即眼前发黑、晕倒在地。
恢复意识后,全身乏力、头晕,小陈自己拨打120,救护车将其送至浙大四院。
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紧急完善肺动脉CTA检查。结果显示,小陈两侧肺动脉主干被大量血栓堵塞,情况万分危急!
浙大四院血管外科、麻醉科、介入手术室专家和医护人员用“飞”一样的速度赶到手术室。
由于肺动脉主干堵塞,小陈的心脏处于严重超负荷状态,随时可能停跳。重症医学科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全程待命,准备随时上场支援。
医院供图
晚上11点左右,主刀医生、浙大四院血管外科副主任楼炎波团队实施急诊肺动脉取栓手术。手术开始6分钟后,小陈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这一切的“意外”均在“意料之中”,医护团队沉着冷静应对。外科医生继续手术,麻醉科医生张操、沈慧和放射介入手术室护士长李彬争分夺秒实施胸外按压。1分钟后,心脏恢复跳动,但随后又接连3次骤停,生死一线!
ECMO架起“生命之桥”成功逆转危局面对这颗几近崩溃的心脏,血管外科副主任楼炎波当机立断,决定启用ECMO。在取得家属同意后,重症医学科邱方方医生迅速为小陈安装ECMO,暂时替代心肺功能,为手术保驾护航。“ECMO也称人工肺机,相当于在自身的心肺复苏以外再架一座‘生命之桥’,保证全身血液循环,让手术能够安全进行。”邱方方解释道。在ECMO保护下,楼炎波主任成功取出大量的血栓。令人惊讶的是,大部分血栓质地偏韧,“肺栓塞的血栓90%以上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血栓偏陈旧说明在脱落到肺动脉之前形成已经有段时间了”。
经过3小时鏖战,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ECMO顺利撤机;第三天,小陈转入普通病房,一周内康复出院。
“刚开始接到电话时,我还以为是诈骗,没想到女儿情况这么危险……”从外地赶来的小陈母亲含泪感谢,紧紧握住医生的手,“谢谢你们,没有你们,后果不敢想!”
为什么这么年轻会出现肺栓塞?医生提醒:这些习惯可能增加肺栓塞风险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一种危急重症,指血栓或其他物质(如脂肪、空气、羊水等)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部血流中断,进而引发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猝死。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脱落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病因。
浙大四院血管外科副主任楼炎波介绍,排除了其他高危因素后,小陈未经医生评估自行长时间口服避孕药,加之工作性质久坐等,都可能是引起血栓的原因。
医生表示,女性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后突发肺栓塞,可能与药物中的雌激素有关。雌激素会升高凝血因子(如Ⅱ、Ⅶ、Ⅹ)水平,同时降低抗凝蛋白(如蛋白S),导致血液高凝状态。
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使静脉血栓风险增加3倍-5倍,尤其吸烟、肥胖或携带易栓基因者风险更高。因此,避孕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开具和使用。
在此,医生也提醒大家,肺栓塞起病急、致死率高,久坐、肥胖、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术后卧床等人群需格外警惕。如果出现突发胸闷、晕厥、呼吸困难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