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智”在哪里?6月24日,杭州市智能建造创新发展推进会在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市建委邀请产业界、高校界、科技界“共探”智能建造高质量发展的“密
钥”,助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
杭州市智能建造创新发展推进会现场。记者 杨晓轩 摄
智能建造,是杭州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城乡建设领域落地的重要支点,为杭州巩固“建筑业强市”注入核心动能。近年来,杭州通过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有序开展智能建造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参观者走进机器人展示区。记者 杨晓轩 摄
目前,杭州已有7个项目被认定为省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11项新技术新产品入选浙江省第一批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案例,数量均为全省第一。例如,天元公学(西站校区)工程作为省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搭建的智慧工地系统对塔吊、人货梯、基坑、高支模、环境等进行全天候自动化监测,如有出现异常情况可及时报警处理,实现了质量巡检和验收流程线上化、标准化,大幅节约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有效缩短了工期。
参会者被“智能建造”内容所吸引。记者 杨晓轩 摄
推进会上,市建委明确将37个项目列入杭州市第一批智能建造试点参评项目,涵盖医疗、交通、文体、市政、房建等多个领域,贯穿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建筑全生命周期。不仅如此,“智造元素”已在杭州全面铺开,全市2300余个在建项目推广了建筑起重机械、工地视频监控、施工现场实名制管理等10余个应用场景。
企业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杭州一直坚持育企助企强企,扶持培育了一批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建筑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等领域的本土智能建造骨干企业。目前,已有浙江建工、中电建华东院、东南网架3家企业获评浙江省第一批智能建造试点企业(全省15家)。
参观者正在观摩腻子打磨机器人。记者 杨晓轩 摄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鸾图协同平台应用AI设计算法,施工图设计工作效率提升25%,设计错误率降低60%,实现100%国产化替代,已在200余个重点项目中推广应用。例如,天元公学(西站校区)工程在设计阶段就锁定75%预制率,为机器人施工铺路,智慧管片技术给每个预制构件植入‘身份证’,包含生产、运输、安装全数据,工地现场无人放线机器人精度达2毫米,工期可缩短20%。
杭州智能建造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智能建造领域也面临着体系碎片化、信息重复过载和专业服务缺少等痛点,制约了行业效率与创新能力。因此,杭州市建筑业协会智能建造分会在推进会上发布了一款专注于智能建造领域的行业智能体——杭州智筑AI。
参观者在各个展区交流互动。记者 杨晓轩 摄
杭州智筑AI深度融合先进的RAG(检索增强生成)+大语言模型技术,整合了协会权威的行业知识库与专家资源,可做到实时对接并解析杭州市及国家层面智能建造领域的权威政策、标准规范、前沿研究报告及标杆案例,为复杂技术与管理难题提供专业、及时的解决方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