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为期三周的“塘栖非遗季”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以沉浸式非遗体验为核心,成功将九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公众视野,让古老的指尖技艺在互动实践中绽放全新活力,吸引了众多市民热情参与。
从6月1日至22日,实践所化身为非遗“体验工坊”,精心推出九项非遗实践课程,其中六项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亲自授课。参与者们沉浸于传统技艺的魅力之中:在蚕花头饰制作中,用彩绸与珠花编织传统纹样;于蚕丝扇工坊内,体验剥茧抽丝并手绘扇面;蓬松的羊毛在巧手下被戳刺成可爱的羊毛毡动物或饰品;皮影手工课上,完成上色与组装后,参与者更在幕布后体验了皮影戏的表演乐趣。此外,青梅酒的浸酿调配与印花糕的模具塑形活动也广受欢迎,参与者亲手制作出软糯香甜的传统糕点,收获满满的创作喜悦。
塘栖镇党委委员杨晨在总结活动时表示:“本次非遗季不仅是一次文化展示,更是一座连接古今、沟通大众与传承人的桥梁。通过亲手体验,参与者深刻感受到塘栖非遗的温度与生命力,极大地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同时,活动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搭建了宝贵的互动平台,让古老技艺在创新实践中焕发新生,生动展现了塘栖深厚的文化底蕴。”
非遗季虽已画上句点,但文化传承的故事永不落幕。据悉,塘栖镇将持续推出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邀请市民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千年文脉在指尖流转,于心中永续传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