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们公园的景观河里出现了很多‘白色小精灵’,有人说它们是桃花水母,我们去搜索了一下,桃花水母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你们能不能请专家帮我们确定一下,这些‘白色小精灵’是桃花水母吗?”
6月24日,杭州市拱墅区运河体育公园的工作人员陈先生向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帮”求助,称公园里发现了疑似桃花水母的生物,希望专家帮忙辨认,以便公园管理方更好地保护。
(陈先生发来的视频)
陈先生给记者发来了这些“白色小精灵”的视频,可以看到它们半透明的身体呈伞状,外围拖着飘逸的触手,如桃花瓣一样漂浮在水里,通过身体的开合在水中自由行走,看起来确实很像桃花水母。
“前些天就有市民发现了它们,那时候数量还比较少,这几天可能是因为下雨,成片地涌出来了,我们不敢确定是不是桃花水母,想请专家帮忙辨认一下。”陈先生说。
接到求助后,记者来到了现场。
运河体育公园中央有一条景观河,这条河北面的水域里,确实出现了许多指甲盖大小的白色小生物,它们在水中悠闲地漫游,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拍照打卡。
河里出现成片的桃花水母 记者 黄玉环 摄
“快看快看,这些小东西好可爱,它们是什么啊?”有位小朋友向奶奶提问。
“好像是水母。”奶奶回答。
奶奶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水母还是比较常见的,后来因为水质变差,水母就比较少见了。“这些年,我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山清水秀的生态又回来了,水母又在很多地方出现了。”
这位奶奶的判断准确吗?记者也将视频发给了杭州原乡野地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秋进行确认。
沈秋表示,这些“白色小精灵”确实是桃花水母,这些年浙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很多地方都发现了桃花水母,“只是它们出现的时间短,很多人注意不到,视频里的是它的繁殖形态,它不繁殖的时候肉眼是看不到的。”
(桃花水母在水中活动 记者 黄玉环 摄)
据介绍,桃花水母是仅有的一种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同时,它也是“水质检测员”,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比较高。
“需要同时具备水质非常洁净、水体无有毒有害物质、水流相对静止、水温适宜等条件,如果它出现的话,肯定代表水质是好的。”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监测与健康评估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晁爱敏告诉记者。
陈先生说,运河体育公园的景观河设置了内循环系统,与运河支流相连接,早些年还开展了水质净化工程,所以水质一直比较优良。“非常感谢‘记者帮’,有专家确认以后,我们会尽快做好提示牌,告诉市民它们是保护动物,不要去伤害它们,并且加强日常巡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