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小区里充满各种矛盾时,小区的面貌也会杂乱无章,而当小区变得温暖和谐时,环境也会变得舒适、整洁。
我去串门的杭州西湖区文新街道德加社区,就经历了这样的变化。
而化解矛盾、温暖人心的举措,离不开社区志愿者服务团队“裴哥来了”和“薇姐到了”。
裴哥来了,小区的路面敞亮了
德加社区下辖的德加公寓被竞舟路分成了德加东区和德加西区。串门当天,我一进东区大门,就感到有些惊讶——这个20多年的老小区里竟然见不到一辆车,路面空旷整洁,绿化带草木茂盛。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这里以前和许多老小区一样,地面“车满为患”。绿地和消防通道时常被占用,一些长年不动的“僵尸车”更是让人头疼。
解决这个难题的,是“裴哥来了”志愿服务团队。他们在小区周围走访了不少停车场,最终选择了莲花港地下停车场和周边几个单位,帮车主以较低价格谈妥了长期停车费。随后,他们又一个个找“僵尸车”车主沟通。随着“僵尸车”的挪窝,其他车辆也不再无序停车,小区里乱停车的顽疾彻底解决。
裴哥和交警等协商解决小区周边道路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 受访者供图
“裴哥来了”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于2020年,牵头人是60多岁的居民裴浙江。如今,团队有158名志愿者,以男性社区居民为主,主要负责小区建设和小区治理的志愿服务工作。“裴哥来了”带领小区实现从乱到治、从治到“和”,包括之前难以落地的垃圾房选址等都得以顺利完成。
裴浙江告诉我:“百姓的事情,没有小事,都是大事。”
裴哥等志愿者打扫小区卫生 受访者供图
薇姐到了,居民的小心愿实现了
如果说“裴哥来了”以男性的坚毅啃下小区治理中的一根根“硬骨头”,那么,新成立的“薇姐到了”则以女性的细腻温暖了小区居民的心。
“薇姐到了”工作室成立于今年3 月学雷锋纪念日,目前有20多名成员,基本为女性。牵头人是刚退休不久的宋薇薇,她不止自己长年坚持做志愿服务,还带动和影响一群热心的志愿者共同深耕为老服务,社区里很多老人家里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
工作室会向社区的老人们征集“薇心愿”,“老人们有很多看似很小的心愿,但凭自己不易实现。所以我们想出出力。”宋薇薇说。
今年快80岁的雷叔叔十分热爱京剧,常在社区年夜饭和辖区各类公益演出中表演。他今年的“薇心愿”是找一个京胡现场伴奏者。薇姐等人多方打听,找到了橡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一支京剧乐队,其中就有京胡演奏者。薇姐陪着雷叔叔与乐队老师们“会师”。如今,雷叔叔每周跟着乐队排练,乐队也会配合雷叔叔参加公益演出。
张阿姨的儿子因残疾长期住在康养机构,这几年老伴视力越来越差,张阿姨每次只能一个人坐公交车去探望儿子。今年端午节前,薇姐得知张阿姨想去看儿子后,提前帮她联系好了车辆。端午节当天,“薇姐到了”志愿者陪着张阿姨一起来到康养机构。看着儿子,张阿姨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薇姐(左一)陪张阿姨看望她的儿子 受访者供图
记者手记
从“裴哥来了”到“薇姐到了”,从基层治理到贴心服务,德加社区解锁幸福生活的“密匙”是真正做到居民自治。
德加社区书记赵霞告诉我,以前德加社区矛盾多,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互不信任,居民投诉曾高达一季度80多件。2018 年起社区开展联建,由各党支部充当第四人来协调三方关系,德加东区成为治理典范,连容易引起矛盾的老旧改也做到了“零信访”。
“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工作者是陪跑者,居民才是治理主体。让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是我们社区一直在探索的。”赵霞说,覆盖了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的“裴哥来了”与“薇姐到了”,就是让社区管理稳稳当当、大步向前的两只脚。
晒出你身边的宝藏社区群
城市最有温度的风景往往藏在社区里。在杭州,有不少社区都有像“裴哥”“薇姐”这样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团队。而除此之外,带着街坊邻里拼购实惠好物的“拼团群”,或者带着小区居民一起运动的“跑团群”,还有许许多多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的社区群,都在用烟火气编织着我们的归属感。
即日起,“屋檐下”开启寻找杭州有意思的社区群计划,如果你的社区里也有这样的宝藏社区群,欢迎扫码来“钱报朋友圈”发帖报料,发帖时请标注#寻找有意思的社区群#,我们的记者会去你的社区串个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