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这个书记蹭饭为何蹭出掌声?

    潮新闻 特约评论员 罗正然2025-06-23 11:40全网传播量14.4万
    00:00
    00:00
    01河南省鹿邑县生铁冢镇范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董桂林挨家挨户“蹭饭”短视频获好评,其与村民亲如一家,启示党员干部走进群众要“心入”,不能只看“身入”。
    02《之江新语》中《心无百姓莫为“官”》提到许多“官”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朱德、董必武相关诗词彰显延安时期党的干部作风本色,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内化群众立场、观点、路线于行。
    03有的党员干部作秀式深入群众,端官架子、抖官威风,忘却基本问题,未把百姓放心上,表面走近百姓身边,实则未走进百姓心田,背离党的宗旨,影响党的形象。
    04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力量之源、胜利之本,脱离群众就会失去力量,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俄斯。
    05董桂林“蹭饭”蹭出“满堂彩”,自带物品是“饭钱”和慰问,做饭吃饭观察村民生活,“聊八卦”倾听心声,露出特产自然带货,蹭的是饭,近的是心,接地气。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河南省鹿邑县生铁冢镇范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董桂林挨家挨户“蹭饭”的短视频,获得网友如潮好评。视频中,董桂林一到饭点,就自带碗筷,蹦蹦跶跶地去村里的大爷大娘家。他或在坑桌上呼呲呼呲吃着面疙瘩、啃着馒头,或灶台边自己操铲下厨,和大爷大娘乐呵呵地拉着家常,熟络地就像到亲戚邻居家串门一样。

    现实生活中,党员干部走进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和群众亲切交流、嘘寒问暖的视频、照片司空见惯,为何董桂林能引发如此多的关注?其实打动网友的,不仅有董桂林的俏皮淘气、村里大娘的和蔼温厚,更有“隔壁大妈”与“邻家侄子”亲如一家的干群之情。正因为与村里的大爷大娘“熟透了”,董桂林才能在镜头前“秀”得这么自然顺溜。网友和群众对这样的场景喜闻乐见,也深刻启示了广大党员干部,走进群众不能只看镜头前是否“身入”,还要看镜头后是否“心入”。

    《之江新语》中有一篇《心无百姓莫为“官”》,讲到“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到郑板桥,从杜甫到于谦,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

    官员的身份是人民公仆,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是何等清醒:1946年12月1日,是朱德60岁生日,董必武在《祝朱总司令六秩荣寿》中评价朱德:“要作主人不作客,甘为民仆耻为官。”朱德写诗唱和道:“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这生动彰显了延安时期党的干部为谁做官、如何做官的作风和本色。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更应把群众立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以百姓心为心。要像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廖俊波那样,把群众当家人,坚持满身“泥土味”,说“土”话、走“土”路、行“土”法,深入群众中吃得了粗茶淡饭、喝得了水酒土酒、聊得了家长里短,让更多到“大娘家蹭饭”的场景生动呈现。

    为何眼下有的党员干部没有接过好作风的接力棒呢?如果只是到群众家里打个卡、应个景,这样的作秀式深入群众是不受欢迎的。在百姓面前端官架子、抖官威风,不愿与群众想在一块、干在一起、打成一片,这样的做派,背离党的宗旨,影响党的形象。表面看起来走近百姓身边,实则没有走进百姓心田。核心原因就在于忘却了入党为什么、为官做什么、群众盼什么等基本问题,没有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历史经验一再启示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永远是我们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脱离群众,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俄斯,离开大地就失去了力量。

    群众历来反感吃拿卡要,而这位书记蹭饭却为何蹭出了“满堂彩”?正如网友们的解读:“蹭饭”也是对村里独居老人的陪伴;自带的鸡蛋、面粉、牛奶是“饭钱”更是变相的慰问;做饭和吃饭的过程是对村民生活条件不着痕迹的观察;“聊八卦”是倾听村民心声的好办法;吃饭时露出彩椒酱、芝麻盐、烤鸡蛋等当地特产是最自然的带货……蹭的是饭,近的是心。这样接地气的“蹭饭”书记,真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潮评 | 老厂房“变身”出新才能出圈
    潮评丨人工智能启示录⑤不排斥也不当木偶
    潮评丨校园餐不是“唐僧肉”,打“妖”要讲求“快准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