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出分还有不到一周时间,对于浙江考生来说,80个志愿怎么填,很重要。
今年,浙江省高考成绩和分数线预计于6月26日左右发布,首轮志愿填报将于6月29日至30日展开,之间相差不过三四天,大部分家长和考生现在已经提前开始准备。
这两天,不少家长“诉苦”,说看专业比高考那几天还焦虑。
2025高考期间,考生在考点外候场。 记者邱伊娜摄
比如,往年分数线差不多的专业,选孩子喜欢的还是家长看好的?选分数要求更高的冷门专业,还是牺牲点分数去选热门专业?选城市还是选学校?
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十年高考志愿填报经验的志愿填报专家范兆宗,给家长理了些填报志愿“小干货”。
兴趣是基础,能力更重要
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报志愿千万不要听父母的”,她喜欢护理专业,但父母看中师范类,最后经历了滑档等意外,最后去了师范类专业,学得很痛苦。
但从父母的视角看,凭借自己的经验为孩子选个好专业无可厚非,双方都不理解彼此。
报大学选专业,究竟看孩子兴趣,还是凭父母经验?范兆宗的看法是:兴趣是基础,能力更重要。关键在于,要看孩子的喜欢是否能演变成擅长。
“今天喜欢这个专业,我们能不能保证他明天喜欢、后天喜欢,在大学就读的4年中,在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当中,他还喜欢。”范老师的建议是,家长可以提前帮助孩子做一些“小测试”。
比如,搜集孩子喜欢领域的相关新闻,邀请他阅读,看看他是否真的感兴趣,会否寻找更多信息,投入相关方面的钻研中。
相比于兴趣,选个孩子更擅长的专业更实在,“在孩子不反感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往学生能考高分的领域走。”家长们也可以从自己从事的职业开始,为孩子提供一些了解专业、行业的机会。
2025年北航杭州国际校园开放日,很多家长学生前来了解专业。 学校供图
专业、学校、城市哪个最重要?专业冷热怎么看
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不争的事实是,学生就业时用人单位更看重学校而非专业。
浙江的很多家长会重点考虑孩子就读的城市。范兆宗说,对于高分段的考生来说,不要太过纠结学校所处城市的问题,“可以直接冲着985、211高校进发。”中低分段的考生,可以衡量一下自己的分数是否能在省外选择更高层次的学校。
例如省内够不上省重点院校,省外却可以,家长和学生可以考虑出省上学。同时,也可以考察学校所在城市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以及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结合未来是否留在当地工作进行综合考量。
考生和家长都比较关注哪些专业热门,哪些专业就业升学好。但其实专业的冷与热,都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建议家长完全不结合自身条件跟风报考。
例如十年前,土木专业很热,到当下,热门的又变成了计算机和容易考公考编的一些专业,土木工程甚至变成了“天坑”。
范兆宗建议,如果家长想关注相关专业在院校中的动态变化,可以翻翻目标院校近年来的招生计划,做个对比,看看心仪的专业是否扩招或缩招。
80个志愿怎么填,做好“冲”“稳”“保”
80个志愿,范兆宗建议考生和家长都填满,不要浪费。为了避免滑档或退档,可以做好“冲”“稳”“保”三段。
出分后,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位次,上下浮动5000位左右,来选择自己的“稳志愿”;位次前5000-10000,可以选择20到30个“冲志愿”;位次后10000-20000,选择20个左右“保志愿”。
在每段志愿中,还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等个性化需求微调顺序。
如果还想再保险一些,根据范老师的经验,选物化的考生可以保至自身位次的1.5倍;偏文科的考生可以保到实际位次的2倍左右。
此外,如果考生位次比较靠后,保底志愿需要多一些,避免滑档风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