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首《相约一九九八》,抗洪抢险、《泰坦尼克号》在国内上映等1998年的大事一一闪过。
昨晚,浙产剧《淬火年代》在央视开播,一开场,就是熟悉的正午味。
该剧改编自阿耐小说《艰难的制造》,由正午阳光出品,张新成、宋祖儿、王彦霖、任程伟等主演,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末,留学德国的柳钧(张新成 饰)回到家乡东海,立志将父亲的老机械制造厂改造成科技领先的现代化制造厂,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一腔理想主义,最终使腾飞厂在民营制造业发展的洪流中奋勇争先,占据了一席之地的故事。
首播四集,观众从剧情、细节、演技等多方面给出好评。
柳钧的“腾飞”之路
留德博士柳钧刚回国,便是天崩开局,富二代变负二代——
父亲因为工厂的事气病了,躺在医院昏迷不醒,医院楼下还有好几个蹲点要账的;
柳钧来到工厂,想找出停工的原因,一看就看出了一堆问题:管理松懈,设备漏油严重,影响产品精度……
刚走出工厂,又碰到人上门要债,要他赔付2万的违约金,态度蛮横。
如此艰难的开场,但柳钧通过硬专业,解决了工厂的技术难题,打造出了客户要的产品,让工厂恢复了正常生产,父亲也顺利醒来。
短短一集,《淬火年代》清晰明白交代了故事背景,用快节奏的剧情吸引住了观众。
只是,解决完一个难题,又有下一个难题。
了解国外先进制造工业体系的柳钧,答应父亲接手管理工厂一年。
进厂后本想先整顿工厂管理,但作为一个专攻技术的理工男,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他屡屡碰壁,最后还是决定把精力用于技术研发。
在技术创新的试验与探索过程中,柳钧也面临着艰难处境,行业内抄袭成风,刚研发的新技术,很快就会被其他同行窃取。
但如果人人都不肯自主研发的话,那我们国家制造业的前途又在哪呢?
在重利轻技术的行业里,柳钧还是较真到底,坚持推行工厂改革,从德国进口了多台设备,希望自己能改变这个行业。
柳钧坚持自主创新的背后,是我国民营制造业过度依赖进口器械,缺乏高精尖零件生产能力,导致无法在国际市场占据话语权的困境。
在如今我国已建立数字化、绿色化、集群化的新型工业化范式的当下,回望从“制造跟随”到“智造引领”的关键性跨越,正是无数“柳钧”这样的制造人用技术与坚持铸就了民族工业的钢铁脊梁。
丰富的制造业群像
《淬火年代》聚焦国内民营制造业,以柳钧的“腾飞”之路为缩影,投射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十年间时代变化,生动刻画了制造业群像:重利轻技术的林岳(朱雨辰 饰),有追求没机遇的汪工(刘钧 饰),端架子但技术过硬的黄工……
剧集既有大时代下的命运抉择,也有小人物间的温情羁绊。
柳钧追逐理想的道路上,虽然遇到了很多阻碍,但也有很多携手前行支持他的战友:并肩作战的兄弟钱宏明(王彦霖 饰)、支持理解他的父亲柳石堂(任程伟 饰),后面即将登场的伴侣崔冰冰(宋祖儿 饰)……
让很多观众期待的是,《大江大河》中的宋运辉(王凯 饰)也将在后续登场,作为前辈,他将到柳钧哪些启发?
同时,剧集对年代感和细节上的刻画,也受到了诸多好评。
一众演员的造型,年代感拉满,这是基于人物性格设计的。
男主柳钧作为留学富二代,造型上更有洋味,作为一个强迫症,一直穿的是条纹衬衣。
柳钧好友钱宏明(王彦霖 饰),起初只是一个小经理,穿的西装会有些不合身,后期随着事业的成功,西装颜色变亮了,还梳上了大背头。
柳钧父亲柳石堂(任程伟 饰),开明懂变通,衣服颜色更加鲜艳,还会戴粉色领带。
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淬火年代”中,柳钧们将如何突出重围负重腾飞?
(图片源于剧方)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