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大学校长为每个毕业生拨穗,仪式感的背后是什么

    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2025-06-19 06:38全网传播量92.1万
    00:00
    00:00
    016月17日,中国农业大学举行2025年毕业典礼,校长孙其信为毕业生拨穗,从早9:30持续至深夜,次日早8:30继续拨穗仪式中,校长全力配合学生,满足各种需求,体现“真心尊重、平等对待学生”理念,师生关系平等融洽。
    02拨穗象征学子学有所成,校长以此寄托“愿学生展翅高飞”的期望,是母校最深情的目送和助推。
    03拨穗仪式传递教育温度,展现大学精神,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让大学价值观深入人心。
    04拨穗拨动心弦,为毕业生注入母校温暖与力量,成为他们人生中的珍贵财富。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图源:中国农业大学

    6月17日,中国农业大学举行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专场学位授予仪式现场,校长孙其信为提前预约的毕业生单独拨穗,从上午9:30开始,一直到深夜。会整活的毕业生,再加上平易近人的孙其信校长,晒出的照片格外精彩,有人把校长抱了起来,有人和校长戴墨镜耍酷……从清晨到深夜,孙其信不仅全程陪伴,还满足显眼包的各种需求!当天直播持续了14个多小时。6月18日早8:30,校长再次来到西校区毕业典礼,继续为余下毕业生拨穗。

    拨穗竟然也是一个体力活。63岁的校长,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拨穗,而且全过程都能极力配合学生,给足学生情绪价值,确实很不容易。

    为每个毕业生拨穗,不只是中国农大,对于很多学校和校长而言,都是一种传统和习惯。虽然是一个动作重复几千次,但校长们依然乐此不疲,享受着这“超长待机”的特殊日子。有校长和学生自拍几千次,有校长单膝跪地为坐在轮椅上的毕业生拨穗……在这一仪式中,校长是“人肉背景板”,让毕业生沉浸式拨穗,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极具分量和情感浓度的仪式感,送别毕业生。

    问题来了,这满满的仪式感背后,又是什么?

    是双向奔赴的师生情谊。在拨穗仪式上,学生和校长之间不仅物理零距离,也实现了一种心灵零距离,学生用“整活”行动表达对学校和校长的爱,校长也给出热烈的回应,为学生这一人生重要时刻留下难忘瞬间。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真心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和态度,还有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你眼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或许是对这段关系的最佳诠释。

    是“愿学生展翅高飞”的师长寄望。轻轻拨过麦穗的瞬间,象征学子学有所成,如同成熟的麦穗等待收获。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承载着师长的郑重嘱托与殷切期望。校长以躬身之姿,亲手为每一位学子完成这“最后一课”,是在无声地宣告:学校认可你的努力,祝贺你的成长,并满怀信心地将你推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这饱含祝福的“一拨”,是母校最深情的目送和最有力的助推。

    是对教育温度的传递和大学精神的践行。众所周知,大学之道,不仅在知识的传授,更在精神的熏陶和人格的塑造。拨穗仪式,也是学校和校长为毕业生们上的“最后一课”,这堂课的内容,所传授的不是技术和知识,而是大学的包容、理解、关爱与亲和力,是一种可触可感的、充满人情味的教育温度。此外,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什么是“爱学生如同爱自己”,都浓缩在毕业典礼的拨穗仪式之中。大学的精神,就体现在对每一个个体的关怀与成全之中。像拨穗这种躬身实践,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它让大学的价值观从纸面走入人心。

    拨穗,拨动的不仅是学士帽上的流苏,更是每一位学子的心弦。在他们扬帆起航之际,注入了一份来自母校的沉甸甸的温暖与力量。这份独特的仪式感,终将成为毕业生行囊中珍贵的财富,伴随他们走过人生的千山万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潮评丨“国补”资金遭截胡,对够刑事标准的团伙应狠狠打击
    潮评丨人工智能启示录④既要抢位争先也要错位发展
    潮评丨“骑”字该读“qí”还是“jì”?读者何以举“骑”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