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减重14斤,睡眠变好了,便秘也解决了,整个人轻松多了!”38 岁的阿宝(化名)难掩喜悦,他在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拱墅区米市巷中心体重管理门诊实现了“惊人蜕变”——通过中医“饮食 + 运动 + 中药调理”的个性化方案,成功摆脱了困扰多年的肥胖问题。
在米市巷中心,受益于中医体重管理的居民并非个例。
减重门诊医生在跟居民交流,米市巷中心供图
“中医认为肥胖与体质密切相关,其中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是三种常见的肥胖体质类型,针对不同体质需采用差异化的调理策略。”门诊副主任中医师黄晓玲介绍,对于腹部松软肥胖、四肢困重,且常感口中黏腻的痰湿质肥胖人群,其肥胖根源在于痰湿内停。调理时,门诊以健脾祛湿为核心,推荐陈皮、荷叶、山楂代茶饮,帮助化痰祛湿;食疗方面,则建议食用薏米红豆茯苓山药粥、冬瓜玉米须汤,从饮食上辅助调理。同时,医生建议搭配快走、游泳等能促进出汗的有氧运动,助力身体排出湿气。
而气虚质肥胖人群往往表现为虚胖,容易感到疲乏,稍作活动便大汗淋漓。这类肥胖主要由代谢动力不足、能量消耗减少、水湿代谢无力所致。对此,门诊采用补气的调理方式,推荐黄芪、党参、陈皮中药代茶,提升身体元气;黄芪山药粥、党参茯苓鸡汤等食疗方,也能起到良好的补益气血作用。运动上,医生建议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温和的运动项目,循序渐进地增强体质。
至于体型壮实、腹部结实、面部油腻且大便干燥的湿热质肥胖人群,其肥胖多与脾胃湿热、代谢受阻有关。针对此类体质,调理的关键在于化痰祛浊。门诊推荐荷叶、菊花、决明子代茶饮,以清热利湿;赤小豆冬瓜汤、凉拌马齿苋等食疗,则有助于改善湿热体质。运动方面,快走、跑步、球类等强度偏大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加速新陈代谢。
人体成分分析,米市巷中心供图
除了针对性的体质调理,黄晓玲还给出了普适性的营养膳食与科学运动建议。饮食遵循“211”原则,即每餐按照 2 份蔬菜、1 份蛋白质、1 份主食的比例搭配,注意增加膳食纤维与优质蛋白摄入,确保营养均衡的同时控制热量;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结合抗阻训练,进一步提升基础代谢率。同时,门诊特别推荐“穴位123”减肥方案,通过按摩水分穴(肚脐上1寸,健脾利湿)、天枢穴(肚脐旁开2寸,调节肠道)、关元穴(肚脐下3寸,提升代谢),每穴每日按摩5-10分钟,辅助减重。
活动+
深厚的中医理论为根基,精准的体质辨识与个性化调理,减重门诊不仅是实现体重下降,更从根源上改善健康状态。即日起,潮新闻联合杭州市拱墅区米市巷中心减重门诊送出30个免费的人体成分检测名额,赶紧来报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