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央广网公众号
据央广网报道,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江西瑞金一中南校区疑似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在走廊外一字排开,跪在地上写检讨。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6月16日,江西省瑞金市教育体育局发布情况通报,查实教师徐某某在教学管理中存在体罚学生行为,并对该教师停职检查。
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师德红线。令人遗憾的是,总有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不时突破底线。一溜学生跪着写检讨的画面,深深地刺痛了公众眼球,引发强烈愤慨,网友们纷纷质疑涉事教师是不是“霸道总裁”的戏看多了?
教育离不开惩戒,但绝不能滥施惩罚。让学生下跪,对身体的影响或许有限,但这种以践踏人格尊严为手段的精神虐待,却会严重摧残孩子的心灵。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对教师权威具有天然依赖,当众下跪这种集体性侮辱行为,会直接摧毁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可能给学生留下长期心理阴影,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甚至影响成年后的人格发展。
教育的宗旨是“立德树人”,而充分尊重学生是育人的基本前提。让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下跪,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本质上是权力的滥用。当教师以“教育”之名行侮辱之实,摧毁的是学生对教育的信任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现实中不乏有人对教师体罚行为存在认知误区,觉得出于“教育目的”便“情有可原”。其实不然。从法律视角看,让学生下跪已涉嫌多重违法。《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将“侮辱性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列为不当惩戒。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公然侮辱他人”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罚款;若情节严重,更可能触犯《刑法》中的“侮辱罪”或“虐待被监护、看护人员罪”。
面对汹汹舆情,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迅速介入查实,这种及时回应和不推诿包庇的态度固然值得肯定,但短短几行字的通报并不能缓解公众的诸多质疑。新闻中的画面,是否真的是学生被迫下跪写检讨?这一行为是如何发生的?涉事学校是否知情?学校平时有没有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过引导?这一系列问号,涉及事情的性质以及学校的管理责任等,不容回避。
师爱如刀,学生如有待修剪的树苗。但不管学生犯了怎样的“错误”,都没有理由逼迫学生跪下来。教师拥有合理的教育惩戒权,但这一权力必须限定在法律框架内。当惩戒异化为下跪、掌掴等侮辱行为时,其性质已从“教育手段”变为“侵权行为”。若对这类行为姑息迁就,不仅会让“教育惩戒权”沦为“教育惩罚权”,更会助长部分教师的侥幸心理,教育的底线将不断被突破,滋生更多的体罚行为。
当地教体局虽已对涉事教师作出停职处理,但此类严重侮辱学生人格的体罚行为,绝不能仅以“停职”了事。司法机关需对侮辱性体罚行为保持零容忍,通过典型案例释放“违法必惩”的信号,以儆效尤。唯有让违法者付出法律代价,才能真正守护学生尊严,为教育生态筑牢法治防线。与之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加强教师依法施教意识的培训,让教师明确“惩戒尺度”与“法律红线”的界限,避免因“恨铁不成钢”而越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不是驯服“员工”的“霸道总裁”,更不能把教育异化成“羞辱”。让学生下跪写检讨,跪碎的是教育的尊严,触犯的是法律的底线。这桩咄咄怪事再度警示,教育可以有“戒尺”,但这把“戒尺”必须保有爱心、戴着镣铐——爱与法治,缺一不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