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把看病当生意,病得不轻

    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2025-06-15 08:05全网传播量29.4万
    00:00
    00:00
    01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显示安徽合肥市肥东县一诊所挂出“诊所开业(输液半价)”的横幅,引发关注。
    02肥东县卫生监督所回应已现场核查,称涉事诊所举动不妥并已要求其整改,给予警告,若拒不整改将加重处罚。
    03诊所将看病视为商业交易,用“半价输液”促销,是医疗功利化的表现,可能导致过度输液和医疗滥用。
    04律师指出,此举涉嫌价格欺诈,违反《价格法》,且可能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就发布广告,涉嫌违规。
    05此类医疗功利化乱象频发,警示我们需警惕其对健康的伤害和对生命的亵渎,不能让医疗机构把患者当“顾客”。
    06要让医生回归看病角色,医疗机构和整个行业需摒弃“生意经”,重拾“仁心术”,关键在于坚守医疗的公益属性,并需在多方面发力,包括健全医疗制度与体系等。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图源:视觉中国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安徽合肥市肥东县一诊所挂出“诊所开业(输液半价)”的红色横幅,事件引发关注。6月13日,肥东县卫生监督所回应道:“我们监管人员已经去现场核查具体情况了,涉事诊所的相关举动确实不妥。该诊所已撤掉横幅。我们初步要求涉事诊所立即整改,并给予其警告处分,如果拒不整改,下一步可能会加重处罚。”

    这又是一个“把看病当生意”的典型案例。看病的诊所像超市一样搞起“半价促销”,药品也能成为打折促销品。众所周知,促销为的是引流拉客,那诊所促销的拉客获客,难不成是盼人生病?合着看个病打个吊瓶也要“货比三家”,哪家打折,哪家可以“打一瓶送一瓶”,就去哪家?将治病救人视为一种商业交易,如此算计用在医疗上,也别怪患者和广大老百姓会有一种“被冒犯感”。

    若诊所合规诊疗后主动让利,是“惠民”。但将“药品降价”作为噱头前置宣传,性质就变了味,是典型的不当诱导,是过度商业化驱动下的唯利是图。

    其潜在危害可能远超想象:当功利性营销裹挟着盈利冲动,谁能保证不会催生“非必要输液”“过度输液”?现实中,部分小诊所本就是过度输液的“重灾区”,这不仅浪费医疗资源,更直接威胁患者健康,导致耐药性增加等风险。若放任此类“奇葩营销”泛滥,加剧医疗滥用,后果谁来承担?谁又能承担起?

    法律层面,输液搞“半价促销”那一套,同样站不住脚。律师指出其可能涉嫌价格欺诈,违反《价格法》。根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申请医疗广告审查,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不得发布医疗广告。肥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也称,根据相关规定,这种情况可能涉嫌违规。可见,此事不仅是道德失范,更是对法规红线的一种试探。

    输液“半价促销”,其实只是医疗功利化乱象的冰山一角。此前有医院在卫生室玻璃门上,挂有“打针输液请进60元起”字样贴纸,让输液也有了“最低消费”,有医疗机构员工拉着开业大吉横幅齐声高喊“先赚一个亿”,某医院会议PPT目录中,公然写着 “怎么让病人长期留下来、给我们排队交钱”,有药店将处方药或者甲类非处方药通过“买赠立减”的方式进行促销…这些都让公众倍感刺目。最当警惕的是,这些言行以及背后的功利化诊疗逻辑,对健康的伤害、对生命的亵渎。

    医疗机构把自己当“商家”,把患者当“顾客”,把看病做成一门生意,视健康与生命为赚钱工具。这是一种病,绝不能忽视和轻看。

    现在安徽那个诊所已撤掉争议横幅,现实中很多医疗机构功利行径也都得以纠偏,但我们不能光看表面整改,因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撤掉一条横幅容易,拔除深植于部分医疗机构心中“唯利是图”的病根却并非易事。

    有病就得好好治,精准施策。如何让医生回归“看病”角色?如何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如何让医疗机构和整个行业彻底摒弃“生意经”,重拾“仁心术”?关键在于坚守医疗的公益属性。当然,还需要在健全医疗制度与体系、社会监督机制、医疗从业者的价值重塑等多方面发力。唯有如此,才能将医疗行业真正拉回与人民健康相向而行的正轨,构建起良性、健康、公平、可持续的公共医疗逻辑。这是时代的一个长期课题,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潮评丨志愿服务,不是花钱买时长的生意经
    潮评丨人工智能启示录②干部夜学AI 一次深度科普实践
    潮评丨西湖不欢迎“粗暴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