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奋战”后,耳朵开始“报警”!

潮新闻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来舒 陈益红2025-06-14 02:36全网传播量2707
00:00
00:00
01学生小戴因熬夜备考突发重度耳聋,医生指出焦虑与睡眠不足为诱因。
02近年突聋患者年轻化,20~40岁占比增至30%~40%,学生群体病例增多。
03长期使用高音量耳机或处噪音环境会损伤听力,不良生活习惯也有风险。
04突发性耳聋最佳治疗时间为发病后72小时内,不及时处理或致永久损伤。
05保护听力建议:遵循“60-60规则”,重视压力管理,保证充足睡眠,低盐饮食,适度运动。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学生小戴(化名)为了备战考试,连日熬夜。一天早上,他突然感觉左耳听力下降,赶紧前往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小戴的左耳听阈80分贝(正常应在25分贝以内),属于重度突发性耳聋。
学生面临升学压力,持续焦虑导致内耳血管痉挛或微循环障碍睡眠不足也会影响内耳供血。杭州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表示,以往认为突聋好发于50~60岁人群,但近年研究显示,20~40岁患者占比增至30%~40%,学生群体(尤其是中高考生)病例明显增多。

图源:视觉中国

无独有偶,品学兼优的初三学生小马(化名),平时晚上不学到12点不会睡觉,一天学习后突然感觉右耳耳鸣明显,伴有听力下降,单用右耳无法听清楚他人讲话,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右耳听阈120分贝,为极重度突发性耳聋,而且左耳听力也有影响。

此外,长期使用耳机(>60分贝,持续1小时以上)或环境噪音也会损伤毛细胞,病毒感染和不良生活习惯也同样有损伤听力的风险。

医生提醒,突发性耳聋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发病后72小时内,有效率可达80%。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同时,突发性耳聋患者可能伴焦虑抑郁,需进行心理干预以避免恶性循环。

生活中如何保护听力呢?
建议遵循“60-60规则”:耳机音量不超过60%,连续使用<60分钟。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如:自习室背景噪音>50分贝需警惕)。同时,重视压力管理。考生每日可进行正念冥想或深呼吸练习,避免持续紧张状态。保证6-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复习。
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5g),减少内耳水肿风险。还可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改善循环,避免剧烈头部运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8)
潮客_sscyhi · 2025-06-14 08:17 · 浙江杭州回复
长期压力+不良习惯,听力受损几率翻倍
潮客_24qwzp · 2025-06-14 08:07 · 浙江杭州回复
医生建议太实用了,必须转发提醒朋友
用尽力气不哭泣 · 2025-06-14 07:57 · 山东济南回复
算算医疗费,还是健康更重要吧
潮客_eyjzhe · 2025-06-14 07:37 · 浙江杭州回复
保护听力刻不容缓,年轻人别不当回事!
花式Daisy · 2025-06-14 07:32 · 浙江嘉兴回复
耳朵“报警”了,是不是得给它放假?
潮客_sk7fh4 · 2025-06-14 06:17 · 海南海口回复
以前觉得耳鸣小事,没想到这么严重...
用尽力气不哭泣 · 2025-06-14 06:17 · 山东济南回复
熬夜真的会要命,耳朵也扛不住啊...
潮客_24qwxj · 2025-06-14 06:16 · 浙江杭州回复
作为学生党,看完这篇真的好怕!
相关新闻
白癜风?误会大了 夏天身上白斑多半是“汗斑菌”在捣蛋
新婚肚子“吹气球”,孕检变惊雷!33岁女子“拆”出38颗肌瘤
连续两例!咔嚓一声,胳膊断成三截!这种游戏别太“上头”
跑步后出现关节不适第二天还能继续运动吗?骨科医生的解答来了
梅雨季到来,近期很多人遭遇这种病,有的眼睛都睁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