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中亚是中国周边安全重地,数字经济合作价值不仅仅在于经济层面,还具有政治、外交和安全的意义。6月12日下午,由浙江财经大学举办的“中国—中亚数字经济合作研讨会”在下沙校区学术中心举行。来自产、学、政、研的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加强数字经济合作”主题展开热烈交流与深入探讨。
会议伊始,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郑亚莉致欢迎词,她提到,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中国和中亚山水相连,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两方的命运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数字经济,共享数据红利,不仅能符合双方共同的发展利益,更是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
在会议的第一阶段,理论与政策研讨环节。浙江大学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马述忠分享了何为数字贸易壁垒,打破数字贸易壁垒,推动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应该如何做;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研究室主任张宁从多个角度介绍了中亚国家的数字发展情况,他认为,从当前的总体环境上看,中国跟中亚国家的数字合作有着非常良好的前景;浙江省贸促会二级巡视员李欣时则从自身经历出发,谈了谈对浙江和中亚各国贸易的感受,接下来将以浙里出海促对接,以智库建设优支撑,以专业服务强护航,推动浙江和中亚的合作迈向更高的水平。
在第二阶段的行业实践与探索阶段,杭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国立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武长虹分别从“跨境电商杭州的发展情况”“中亚在跨境电商的需求和潜力”“杭州与跨境电商在未来可以达成什么样的合作”等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在接下来的会议中,与会企业代表们结合各自的专业经历和职业实践,围绕“数智出海,支付全球”“数智增能,一路畅行”及“全球跨境贸易新机遇”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积极交流观点与故事,碰撞思想火花。
近年来浙江财经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全面推进新型战略,深入实施财经×数字、财经×科技、财经+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布局数字经济、数字贸易、数字金融等新兴交叉学科领域,成立了中亚研究院。今年还刚刚备案建设了中亚经济二级学科的博士点,着力于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的数字人才。
“我们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与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与中亚数字经济合作中的关键议题,如智库建设,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新模式等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郑亚莉告诉记者。
学校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